XmlID,GroupName,Date,TitleImg,MsgTitle,URLImg,FileImg,PostDesc,CtrlBtn,d,n
$GroupName$
$Date$
$TitleImg$
$MsgTitle$ $TitleImg$
$URLImg$ $FileImg$
$PostDesc$
$CtrlBtn$
$html$
.NewsMenu { width:100%; height:30px;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100%; }
.NewsMenuS { width:1px; background: #fff; }
.NewsMenuL { width: auto; background:#fff; }
.NewsMenuR { width: auto; background:#fff; }
.NewsMenu0 { background:#fff; padding:0px; vertical-align:middle; }
.NewsMenu0:hover { background: #6e5992; padding:0px; vertical-align:middle; }
.NewsMenu0:hover a { color: #fff; }
.NewsMenu1 { background: #6e5992; padding:0px; vertical-align:middle; }
.NewsMenu0 a { color:#333; }
.NewsMenu1 a { color:#fff; }
.NewsN_1 { border-top:1px solid #dddddd; margin-top:10px; }
.NewsD_0 { border-bottom:1px solid #dddddd; background:#ffeedd; }
.NewsD_1 { border-bottom:1px solid #dddddd; background:#ffffff; }
.NewsCont { width:100%; height:30px; color:#333333; }
.NewsGroup { vertical-align:middle; width:15%; text-align:center; }
.NewsDate { vertical-align:middle; width:15%; text-align:center; }
.NewsIcon { vertical-align:middle; width:1%; text-align:center; padding-right:4px; }
.tdNewsTitle { vertical-align:middle; text-align:left; }
.NewsTitle { vertical-align:middle; text-align:left; }
.NewsTitle img , .NewsTitle .meMsg_Content { display:none; }
.NewsFile { vertical-align:middle; text-align:center; white-space:nowrap; }
.NewsFile img { vertical-align:middle; }
.NewsPostDesc { vertical-align:middle; text-align:left; }
.NewsCtrlBtn { vertical-align:middle; width:1%; text-align:center; white-space:nowrap; }
.NewsHTML { border-top:1px solid #dddddd; padding:8px; }
.NewsHTML .meMsg_MsgFromEnd { display:none; }
.NewsHTML .meMsg_MsgTitleBlk { display:none; }
.NewsHTML .meMsg_MsgTitle { display:none; }
.NewsHTML .meMsg_MsgURLList { margin:0px; padding:0px; border:1px solid transparent; }
.NewsHTML .meMsg_MsgURL { list-style:disc; margin-left:20px; }
.NewsHTML .meMsg_MsgFileList { margin:0px; padding:0px; border:1px solid transparent; }
.NewsHTML .meMsg_MsgFile { list-style:disc; margin-left:20px; }
.NewsHTML .ImgAlignLeft { margin-right:8px; }
.NewsHTML .ImgAlignRight { margin-left:8px; }
.NewsTitleIcon img {vertical-align:middle; }
#divPageCtrl { margin:10px; }
#divPageCtrl table { margin-left:auto; margin-right:auto; }
做人要大氣 You’ve gotta give a little. 蕭文乾 2016-12-07
1. 專欄名:Spilled Ink 實似集 蕭博士在美國讀高中時,是校刊的記者。校刊的名字,叫做Spilled Ink。漢譯得快一點狂一點,會急著說:潑墨!。縱然很美麗,仍然是誤譯。 Spilled Ink 是美國人少見的謙沖自稱:在下不小心,墨水給打翻了,若漬跡依稀可辨,您也不嫌棄,懇求法眼,惠予指點。 蕭博士念舊,沿用Spilled Ink之體,改了名相,取名為《實似集》:把一些「真的很像」的東西,捆在一起;若心跡可辨依稀,請別嫌棄。 《實似集》:既取「十四」之諧音與數目,也善用「實在相似」這看起來矛盾,其實卻是許多包括語文學習在內的事情的真相-就像白話文說的:真的很假;或文言文寫的:假到真時真亦假。 學習美語/英文,我們東半球的人已經走了五十年的冤枉路;眼看著都快輪到西半球的人學漢語/中文了,但我們還不清楚,究竟我們聽錯了甚麼、說錯了甚麼、讀錯了甚麼、寫錯了甚麼? 本欄名為《實似集》:我會寫十四個小單元,方便閱讀、消化、分享;每個小單元都會秉持著「實似」的精神-或許糾正一些似是而非的語文學習迷思,或許分享一些似非實是的語文學習絕招。
2.作者簡介:一三五住臺灣二四六住美國的通勤小留學生 由於家庭因素,我小學求學過程顛沛流離,小一小三小五在臺灣,小二小四小六在美國,國中三年在台灣,高中三年在美國,大學前半在美國讀電機,後半在台大讀外文,碩士在師大翻譯所,博士在北京清華大學外語系。我的英文名字叫做Wen,但許多人的臺式英文會誤讀成「問」,我曾將錯就錯,順便鼓勵學生發問,自己改名叫做問老師。但是現在我是「雙母語小學殿」的蕭博士。 一言蔽之,我身上有兩個母語;但我透過十餘年的教學經驗得知,不需要顛沛流離,也能成功將自己的外語給母語化,而這一套將外語母語化的語文學習系統,我稱之為「雙母語學習法」。推廣這套系統讓臺灣人得知、蒙利,擺脫學外語的種種逼迫痛苦,是我成年後沒有一天不在進行的公共工程。 這個專欄是這個工程裡很重要的一片磚。
3.學外語vs雙母語:迥異的兩種格局 許多人學外語的目的是要出國通關血拼殺價、通過英檢升學升官、或是回答街上問路的外國人。而我極力推廣雙母語的目的是要大家在做到上述的同時,能多八個字:相談甚歡、自得其樂。
4.雙母語的方法:矯正偏頗發音,創造文化交集 發音不準,別人聽不懂;文化沒有交集,別人會聽不下去。
5.矯正發音大絕招:我們母語的ㄅㄆㄇ是發音的幫手,不是殺手 注音符號,正如其名所示:是標注聲音的37個符號。在普遍的情況下,它們可以用來標注華語,在特定的情況下,它們也可以用來標注臺語、美語、乃至任何外語-運用之妙,端看用者功力。 ㄅㄆㄇ固然不是萬靈丹,能標注出全部美語聲音,卻也不應該像過去臺灣英文老師眼中的過街鼠,一看到就要打手心。以下先試舉三例饗讀者。
6. Apple的發音 Apple 的a是蝴蝶音,可注成ㄝㄚ ㄆㄛ(輕聲) 讀者可試念其他兩音: ㄝ ㄆㄛ(輕聲) 或是 ㄚ ㄆㄛ(輕聲) 三種聲音,差別立判,或可稍解多年發此音之惑。
7. book的發音 Book的oo不唸成 ㄨˋ,後面要加上個ㄜ,正確注法如下;(假)指的是唸ㄎ的時候只有嘴型沒有聲音 ㄅ ㄨ ㄜ ㄎ (假)
8. fish 的發音 Fish的i不唸成ㄧˋ,後面也要加上個ㄜ,正確注法如下: ㄈ 一ˋ ㄜ ㄒ ㄩ
9.文化交集小累積 文化有很多種體現,慢慢累積沙成塔。我將在接下來的十四個小單元裡面,一一為大家展現。敬請期待。
THE GLORY OF LOVE (Bette Midler) > You’ve got to give a little, take a little 你該得付出一點,回收一點 And let your poor heart break a little 也得讓你那顆心碎個幾遍 That’s the story of, 因為愛就是這種故事 That’s the glory of love 愛就這種啟示 You’ve got to laugh a little, cry a little 你總得笑個幾回,哭個幾回 Until the clouds roll by a little 等雲消霧散個幾回 That’s the story of, 因為愛就這麼回事 That’s the glory of love 愛就這種啟示 As long as there’s the two of us 只要世上還有著你跟我 We’ve got the world and all its charms 我們就擁有這世界的美好 And when the world is through with us 就算世人都拋棄了你跟我 We’ve got each other’s arms 我們還擁有彼此的擁抱 You’ve got to win a little, lose a little 你總得贏個幾次,輸個幾次 Yes, and always have the blues a little 啊心情鬱卒個那麼幾次 That’s the story of, 因為愛就這麼幾個字 That’s the glory of love 愛就這種啟示 That’s the story of, 愛就這麼回事 That’s the glory of love 愛就這種啟示
有句話說:A picture is worth a thousand words. 我深有同感,所以與其用拙譯勉強描述此曲妙處之萬一,不如您自己感受這首歌有多少面向。
推薦影音連結:
10. 英翻中的迷思:聯考英檢以外,翻譯絕對不能一對一 這首歌的第1句:You’ve got to give a little. 可以譯作:你必須付出一點。 但雙母語的系統鼓勵甚至要求大家至少寫出5種翻譯: 你必須給一點(嚴肅場合)。 你多少給一點(漢語說法)。 你加減給一點(臺語氣味)。 給點吧!(口語化) 別那麼小氣!(反面陳述) 至於哪些翻譯能過關,端看讀者自己的中文能力與判斷:我相信您的母語。
11. 字彙不等於會字:當翻譯不再一對一,英文就突飛猛進 「別那麼小氣」的英文您會說嗎? 當您開始絞盡腦汁,回想過去生吞硬背的字彙,想要找到cheap, miser, ungenerous 等等跟小氣或許有關或許無關的陳年舊字的時候,請回到編號10的分享:您剛剛自己才看過的…。 「別那麼小氣」的英文叫做 You’ve got to give a little.
12. 中文多好,英文就多好:換一字,海闊天空 既然 You’ve got to give a little. 這句英文能夠拿來翻譯「別那麼小氣」這句中文,我相信讀者對於以下我寫的這5句中英文會有此生未有的語感。 (1)多少吃一點嘛-You’ve got to eat a little. (2)不吃身體會壞的-You’ve got to eat a little. (3)是兄弟就多少喝一杯吧-You’ve got to drink a little. (4)You’ve got to play a little-要唸書也要休息一下 (5)You’ve got to loosen up a little -您學語文不能這麼嚴肅死板的
13. 核爆的英文能力:若換一字,海闊天空,那背熟一整首歌呢? 運用上述的一對多翻譯、單字替換、語文創意發想等等步驟,一個人的語文世界將瞬間無限寬廣,能力也將同時爆發不可收拾。 當然需要多點練習,但世上哪件事不用呢? 當然需要有人指點,這也就是我的工作。
14. 問蕭博士的方法:網站與電郵。 本專欄旨在解放台灣人學外語多年來的窒息束縛,礙於篇幅,重點點到為止,盼讀者直取其神、莫拘其形。歡迎讀者在此分享指教,共同為華語美語這種東西的學習,做出小小貢獻。 而我的建議:這首歌多少要聽個幾遍,翻譯要加減練習做,然後讓自己過去生硬的學習心態放輕鬆一點。 這整串建議您應該都會翻譯了吧: You’ve got to listen a little, translate a little, and let your old heart rest a little. That’s the story of, that’s the glory of songs.
86923 做人要大氣 2019-02-26 15:19:27 86643 MsgArticle ---
---
ZC186647
1
1
總覽
0
2741
《王子在等》
一樣米,養百樣人;同樣的,一種音,有百種唸法。而這百種唸法,又分成兩類: 第一類:彼此的差異極小,小到只有用科學儀器一測,才能做出區隔。 第二類:彼此的差異極大,大到只要是母語人士一聽,就會 判。若。兩。字。 第一類的唸法,我們稱為口音(dialect)。 第二類的唸法,我們稱為腔調(accent)。
Fit 讀成 ㄈㄧˋㄜㄊ (ㄊ:只有嘴型沒有聲音喔) Feet 讀成 ㄈㄧˋㄊ (ㄊ:只有嘴型沒有聲音喔)
俗諺說,if the shoe fits, wear it. 各位童鞋,if the sound fits, learn it.
86938 《王子在等》 2019-02-26 17:00:58 86643 MsgArticle ---
---
ZC286908
2
0
總覽
0
866
《有膽識》
紅臉關公,有沒有guts, 端看我們覺得三國演義是否虛構。 政壇諸公,有沒有guts, 端看他們有沒有將理想付諸行動。 Got跟gut兩個字的發音,差異極大,好比張飛與岳飛。 Got,我們總唸成ㄍㄚˋㄊ。 中間的母音ㄚ,用打呵欠的方式唸出來。 尾巴的子音ㄊ,靜音到只剩下嘴型。 Gut,我們也唸成ㄍㄚˋㄊ。 中間的母音ㄚ,換成低調一點的ㄜ。 尾巴的子音ㄊ,靜音到只剩下嘴型。 發音盡量貼近對方母語一點,以示尊重對方母語一點,是種理想。 我們,有沒有付諸行動? 我們,有沒有got guts? #雙母語 #有尬子
86939 《有膽識》 2019-02-26 17:05:25 86643 MsgArticle ---
---
ZC286908
3
1
總覽
0
895
《 胡椒變鈔票?!》
圖 | 林子平 文 | 蕭文乾 白紙,是paper,讀作 ㄆㄝㄧ ㄆㄦ˙,唸法是白紙黑字,不容混淆。 胡椒,是pepper,讀作 ㄆㄝ ㄆㄦ˙,別胡扯胡謅胡說胡亂發音。 母音的長短,不是聲音的長短,而是: 尾。音。的。有。無。 多一個「一」,胡椒變鈔票。 少一個「一」,鈔票變胡椒。 我們的尾音有「一」沒「一」,決定了我們的發音,有醫沒醫。 #偶醫偶醫 #雙母語 #pepper #paper #富蘭克林毛主席和四個小朋友
86940 《 胡椒變鈔票?!》 2019-02-26 17:08:36 86643 MsgArticle ---
---
ZC286908
4
0
總覽
0
876
林小琳 老師 雙母語 認證 師資 認證 教學履歷 過關學生人數 88音 過關 1 140音 過關 1 280音 過關 1 8800音 - - 2000音典 - - 童謠 - -
87613 林小琳 老師 2019-03-22 16:44:17 86643 MsgArticle ---
---
ZC187304,ZC189566,ZC187271
5
1
總覽
0
1990
【蕭博士注音符號表】為自己的耳朵內建66個中英文聲音 大蒨小編 2019-05-22 首先,想像我們是日本人。 我們大和民族,專業又細膩,有禮又講究。 擁有世界知名的SONY,TOYOTA,和帥氣的鈴木一郎。 可是只有一件事情,說來可能見笑:
首先,想像我們是日本人。 我們大和民族,專業又細膩,有禮又講究,擁有世界知名的SONY,TOYOTA,和帥氣的鈴木一郎。可是只有一件事情,說來可能見笑: 我們開口說英文,對方閉著眼睛,一聽就知道。啊~這一定是日本人。 我們知道,我們日本人的美語裡,有濃濃的腔調。他們美國人說的打火機lighter,我們都說「賴打」。 我們小時候學的50音裡面,沒有一個聲音在捲舌。所以我們講美語,碰到捲舌音的時候,因為實在不熟悉,只好在50音裡面,找一個最相像的「次級品」代替。最像ㄦ的聲音,在50音裡面,就是ㄚ。所以lighter,我們只好唸成「賴打」。 美國朋友跟我們說, 10個美語聲音裡面有一個「次級品」,這個人的美語聽起來就有一點怪怪。 10個美語聲音裡面有三到四個「次級品」,這個人的美語聽起來就非常奇怪,甚至溝通都有障礙。 所以我們問自己:怎麼樣讓我們日本人說的lighter,不那麼奇怪? 如果在我們日文的50音表格裡,加一個捲舌音,從小練習,那麼我們日本人,從此就不再對捲舌音陌生了吧!以後不只lighter的發音我們不怕,paper、teacher、soccer... 只要捲舌的聲音,我們都會啦!
如果,我們想一鼓作氣,把其他不熟悉的美語聲音都唸對。那就乾脆把所有不會的美語聲音,一次全加進50音表格裡!配合語調,從小練習,總有一天,我們日本人也能說出道地的美語。
那,臺灣呢? 我們臺灣,學英文幾年了? 50年前,蕭博士的爸爸學英文。科技不發達,沒有電話,沒有網路,ABC也很少。學英文的環境比較克難,所以用的方法是:背單字、學文法、做考題。 30年前,蕭博士自己學英文。那時有電話,也有網路。時代在進步,學英文的方法應該也要進步,才合乎邏輯。但蕭博士那個年代的方法還是:背單字、學文法、做考題。 今年,蕭博士的師大英語系學生,分發到師大附中教學生。新的時代,更進步的科技,學英文的方法仍然是:背單字、學文法、做考題。 一直以來,我們在封閉的系統,學邏輯不通的英文。臺灣老中青三代,最熟悉的「英文對話」大概逃不出下面十句: Hi. How are you? Fine. Thank you and you? (幾乎很少聽外國人這樣回答) What’s your name? (超級沒禮貌) What do you do? How tall are you? (實在沒什麼邏輯) How old are you? (非常不尊重隱私) Are you married? (非常不尊重隱私) Nice to meet you. Bye. 橫跨50年,三個世代的臺灣人,學英文的方法都一樣,英文能力卻沒什麼不一樣。此路不通,下一個世代的孩子,還要在這條英文的路上繼續輪迴嗎? 有沒有可能,有一天,我們的孩子會先報自己的名字,再有禮貌地問對方大名:”Hi, my name is Wen. May I please have your name?” 有沒有可能,有一天,外國人問:”Who do you think will win game 3?” (你們覺得誰會贏第三戰?) 我們能答得出幾句,相談甚歡。 美國的棒球、籃球、美式足球,就和我們的蔡英文、韓國瑜、郭台銘一樣紅。但是我們的小學英文,沒有教NBA。 NBA有三十個球隊。球隊名稱就是三十個單字,球隊主場就是三十個城市,再配上三十個超級球星的名字,就是90個超實用的單字。這90個字,為什麼不能是小學課本的內容? 蕭博士的雙母語系統,已經幫大家畫好一輩子學英文的藍圖。先學「語」,後學「文」。先學美語聲音,再一起學英文的文義和文化。學美語聲音,從今天開始。 今天,是2019年的520,也是「雙母語學殿」值得紀念的一天。因為【蕭博士注音符號表】在這一天,正式跟大家見面。
【蕭博士注音符號表】的初衷很簡單:學美語,先擁抱美語所有的聲音,然後科學而細緻的區分,哪些聲音跟華語一模一樣,哪些聲音跟華語很不相同。一模一樣的聲音,不用學就很熟悉;很不相同的聲音,就從和母語最接近的出發,微調,反覆,練習。等到所有美語聲音都融進耳朵和嘴巴裡,才是我們學英文的開始。
發音,就是語言的外表。 聲音,充滿政治的暗示。 穿紅色休閒襯衫的蕭博士,是一種聲音。 西裝筆挺梳油頭的蕭博士,是另一種聲音。 不是那一種裝扮的蕭博士比較帥,不是哪一種聲音比較好聽,而是這兩種聲音,一聽就不一樣。 最重要的是,兩種聲音都不是答案。 因為只會講黑色注音符號的是臺灣人;只會講白色注音符號的是美國人。最幸福的人,是身體裡面有兩種聲音。西裝休閒隨意轉換;美語華語任我選擇。有選擇,就是有自由。帶著雙母語,地球任我行。
88937 【蕭博士注音符號表】為自己的耳朵內建66個中英文聲音 2019-06-07 17:32:25 87688 李大蒨
MsgArticle ---
---
ZC786925,ZC886651,ZC287860
6
0
總覽
0
1531
李大蒨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小一的英文課,到底應該學什麼? 大蒨小編 2019-03-22 學數學,從123開始。學英文,從什麼開始?ABC?One Two Three?全美語? 雙母語學殿成人班《小學英文大學問》正式進入小一上下學期的內容。先丟一顆震撼彈:
學數學,從123開始。學英文,從什麼開始?ABC?One Two Three?全美語? 雙母語學殿成人班《小學英文大學問》正式進入小一上下學期的內容。蕭博士將小一英文課本放一旁,跟大家聊聊什麼才是學英文最厲害的「起手式」。先丟一顆震撼彈: 小一不應該學英文,小一應該學美語。
一起來看看《小大》第二堂和第三堂課,有哪些精彩內容吧!
學英文應該要有一個體系 在這個時代,我們的知識是零碎的。 我們的知識一零碎,小孩的知識就零碎,小孩的知識一零碎,我們的未來就全盤皆輸。 學英文,到底應該從什麼開始?應該有什麼次第?這個答案,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在臺灣的我們,是沒有共識的。 大家都學過數學。我們這些大人的數學程度,或高或低,或基本或進階,但我們小時候學數學的順序卻是一樣的。因為學數學是有體系的,而這個體系裡面的共識是:先學123。 數學的第一課,一定先教123,沒有數學老師會倒過來教3,2,1。也沒有數學老師會傻到先教-1,或是1/2,或是3.14159,或是「無理數」。如果數學一開始就教-1,1/2,3.14159,有一半的人會傻眼;如果數學一開始就教「無理數」,有一半的人會立馬放棄。
那麼,英文的「無理數」是什麼呢? 英文的無理數,罄竹難書。蕭博士舉了「過去式」和「複數」這兩個例子。 「英文無理數」之一:動詞的過去式 老師說,英文動詞的過去式,後面直接加ed,例如 walk/walked,play/played,stay/stayed。 BUT! 老師又說,有些動詞的過去式不能直接加ed,例如 write/wrote,read/ read,go/went,cry/ cried。 「英文無理數」之二:名詞的複數型 老師說,英文名詞的複數型,後面直接加s,例如 car/cars,pen/pens,book/books。 BUT! 老師又說,有些名詞的複數型不能直接加s,例如 country/countries,sheep/sheep,mouse/mice。 「為什麼啊?」 小時候的你我,都曾經這麼問過吧。理想中,我們都希望「學英文」能和「學數學」一樣,有一個固定的,循序漸進的體系。現實中,學英文根本沒有固定的體系。《小學英文大學問》的你我,就是開始思考這件事情,並且願意做出改變的人。
學英文的第一課應該是什麼? 在臺灣,學英文的第一堂課,大概有以下三種: 一. 從ABC,One Two Three,或單字開始學 邏輯:模仿「學數學」的順序。 出發點:從最簡單的英文字開始學。 誤以為ABC和One Two Three是學英文最簡單最基礎的單位,沒有考慮到英文字母和數字裡,隱藏著很多發音難度很高的英文單字。而沒有經過訓練的華語肌肉,很難一下子掌握美語聲音。 二. 從全美語開始學 邏輯:沈浸式學習。 出發點:有條件,就直接請外師補習。 假設有十個小孩跟一隻海豚學游泳。小孩學習能力很厲害,海豚游泳技術也很厲害,我們就假設把他們放在一起,小孩就會游得跟海豚一樣好。 但是別忘了,小孩們身上可沒有海豚的標準配備:魚鰭,流線型的體型。所以當外師唸one,小孩會唸成「萬」。 蕭博士突然開始狂烙英文: It’s kind of like saying if I start to speak in all English from now on for thirteen straight weeks and hope that by the end of the thirteenth week you would have learned “English”. If I really do that, Sue-ma-ma would become very busy because you want to ask for a refund! (台下有人噗哧一笑) 蕭博士:「我知道有人聽不懂我的笑話,所以沒反應。我想問問沒反應的你們,心裏有沒有一點點受傷的感覺?」 (台下鴉雀無聲) 「我們都是幾十歲的大人了,遇到這樣的事情,尚且還會受傷,七歲小孩難道不會?」 想像全美語的教室裡,十個小孩,一個外師。外師講笑話,五個孩子笑,另外五個孩子受傷。我們自己的孩子,是笑的那五個?還是受傷的那五個? 三. 從英文繪本開始學 有些很用心的父母,會在孩子睡前,唸經典繪本給孩子聽,希望孩子能夠學好英文。可惜的是,父母對自己唸的英文是不是標準,其實並沒有十足把握。這樣子的作法,其實很像得了流感的母親,把自己的孩子緊緊抱在懷裏,口音腔調都直接傳染,但是固執的相信,小孩長大自己就會好。 既然ABC,One Two Three,讀繪本,全美語,都不是學英文最厲害的起手式。那麼,小一的英文課,到底應該學什麼?答案很簡單:
小一不能學英文。小一應該學美語。 我們牙牙學語剛學接觸中文的時候,應該先接觸文字還是聲音? 當然是聲音。 「先語後文」是每個地球人學母語最自然的次第。 學母語,我們可以理解並接受「先語後文」;為什麼到了學英文,我們就被外相給騙了?一個七歲的臺灣小孩,剛接觸英文,她的生理年齡是七歲,中文年齡是七歲,英文年齡只有零歲。 外國小孩學在六歲之前,已經會說超級厲害的美語,都還沒有資格讀小一課本裡面的英文。為什麼我們的小一孩子得被要求這麼難的事? 先學「語」,再學「文」。 所以小學一年級的英文課,應該要叫做「美語課」。根本不需要有課本,就算有課本,裡面也不需要出現英文字。用耳朵,聽美語的語調;用嘴巴,學美語的咬字。這才是小一的孩子最應該學的基本功。
88939 小一的英文課,到底應該學什麼? 2019-06-07 18:12:42 87688 李大蒨
MsgArticle ---
---
ZC786925,ZC886651,ZC287860
7
1
總覽
0
1179
李大蒨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六月六號六點六分學六十六音 蕭文乾 2019-06-06 謹祝我們臺灣下一代,學華語,學美語,都能因為注音符號從37個添增到66個,把美語的音素,涵蓋進母語的國教系統,一箭雙鵰,一次到位。
謹祝我們臺灣下一代,學華語,學美語,都能因為注音符號從37個添增到66個,把美語的音素,涵蓋進母語的國教系統。
一箭雙鵰,一次到位,在最基礎的,也是最深刻的啟蒙意義上,釜底抽薪,為百千萬計的英文學習者,重劃一條更公平、更科學、更有效率的起跑線:不再有城鄉差距,不再有階級偷跑。
區區一張「蕭博士注音符號表」,我花了25年才做出來。也真夠笨真夠慢的了。
還好,笨鳥慢飛。飛這麼慢還抓不到,就不是鳥的問題了。
這張注音符號表,您跟孩子,會花幾分鐘學呢?
【蕭博士注音符號表】專家學者版 特別收錄第67個聲音 [ʒ]
【蕭博士注音符號表】歡唱推廣版 讓孩子有韻律,有節奏的唸誦66音,順序更好記,內化更容易。
88953 六月六號六點六分學六十六音 2019-06-10 16:59:18 87688 李大蒨
MsgArticle ---
---
ZC786925,ZC886651,ZC287860
8
0
總覽
0
1276
李大蒨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雙母語不思議 蕭文乾 2019-05-28 師資一班。 一轉眼, 已一年。 師資三班。 臺南見。
88956 雙母語不思議 2019-06-10 17:42:40 87688 李大蒨 MsgArticle ---
---
ZC688955,ZC886651,ZC287860
9
1
總覽
0
806
李大蒨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雙母語母親節翻譯大賽 蕭文乾 2019-05-13 “I love my mom and mom and mom and NONE.” 這是我在《小學英文大學問》第八堂課,教給同學們的抑揚五步格例句。
【雙母語學殿】母親節翻譯大賽 “I love my mom and mom and mom and NONE.” 這是我在《小學英文大學問》第八堂課,教給同學們的抑揚五步格例句。【雙母語學殿】粉專小編將這句話找出來,辦了一場母親節翻譯大賽。學殿小編如是說: “I love my mom and mom and mom and NONE.” 輕音的字,就像左腳點地:I、my、and、and、 and 重音的字,就像右腳邁開:LOVE、MOM、MOM、MOM、NONE i LOVE 、 my MOM 、 and MOM 、 and MOM 、 and NONE. 輕重、輕重、輕重、輕重、輕重 噗通、噗通、噗通、噗通、噗通 送媽媽的這句話,好像一雙腳,輕盈地走了五步;也像一顆心,雀躍地跳了五下。 這麼可愛的一句話,小編忍不住直白翻譯:我愛我的媽媽和我的媽媽和我的媽媽然後沒有愛別人了。 臥虎藏龍的同學們,走過路過的高手們,您的翻譯魂蠢蠢欲動了吧!擇日不如撞日,「雙母語好翻譯」大賽,就從今天母親節開始,Ok let’s do it ! 參加資格:Anybody 比賽時間:2019-05-12 到 2019-05-14 比賽方法:到本篇貼文底下留言,分享"I love my mom and mom and mom and NONE."的中文翻譯。然後逛逛樓上樓下,喜歡的翻譯作品,就大方回覆留言:+1 +1最多的翻譯冠軍:雙母語學殿贈送蕭博士翻譯,154首莎士比亞十四行詩中譯本《莎籟集》一本。 為冠軍+1的支持者們:雙母語學殿會抽出三位參加獎,贈送《14首莎籟小册集》一套。
大賽截止前,我來幫大家賽前抱佛腳。 ① 原文 I love my Mom and Mom and Mom and Mom and none. ② 釋義 1. 文法省略了else. I love my Mom and Mom and no one else = none else. 2. 邏輯跳過了母親數量。 童言童語說:我愛吃糖果。 問:還有呢? 答:還有糖果。 3. 語調採用了抑揚五步格。輕重輕重輕重了五次。 英語的抑格,差可用華語的三聲或者輕聲來比擬。 英語的揚格,則除了三聲輕聲以外皆可。 4. 圖片用不完整的紅花隱藏了一個漢字的 "心" 。 紅花周圍的八角形,根據繪者說法,既是窗戶,也是聚焦的鏡頭,聽說有人看成鏡子很棒,當然也歡迎覺得就是幾撇無啥深意的線條。 ③ 試譯五版 1. 我愛我愛我愛我愛我媽。 (用四個我愛來轉換原文的四個媽,否則有點傻譯。) 2. 我愛我媽,除此無他。(企業標語式) 3. 我愛我媽很重要所以說四遍然後不愛其他人了。(白話版) 4. 我愛、我媽、我娘、老媽、沒啦。(抑揚格) 5. 馬麻馬麻馬麻馬麻馬麻。 (內斂版:兼顧抑揚;連呼五聲,當然很愛;整句只有馬麻,當然是愛 no one else.)
88960 雙母語母親節翻譯大賽 2019-06-10 18:09:37 87688 李大蒨 MsgArticle ---
---
ZC986927,ZC886651,ZC287860
10
0
總覽
0
917
李大蒨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147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