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eeMenu_0 { margin-left:0px; text-align:left; line-height:135%; }
.TreeMenu_0 a { padding-left:4px; color: #5E5E5E; display:block; }
.TreeMenu_0 a:hover { color:#000000; }
.TreeNode_1 { padding-left:0px; }
.TreeNode_2 { padding-left:0px; }
.TreeNode_3 { padding-left:15px; }
.TreeNode_4 { padding-left:30px; }
.TreeNode_5 { padding-left:45px; }
.TreeNode_6 { padding-left:60px; }
.TreeNode_7 { padding-left:75px; }
.TreeNode_8 { padding-left:90px; }
.TreeNode_9 { padding-left:105px; }
.TreeNode_1 a { }
.TreeNode_2 a { }
.TreeNode_3 a { }
.TreeNode_4 a, .TreeNode_5 a, .TreeNode_6 a, .TreeNode_7 a, .TreeNode_8 a, .TreeNode_9 a { padding-left:12px; background:url(/main/themes/ns/css_Default/TreeNode3.gif) no-repeat; }
.TreeNode_1, .TreeNode_2, .TreeNode_3, .TreeNode_4, .TreeNode_5, .TreeNode_6, .TreeNode_7, .TreeNode_8, .TreeNode_9 { padding-top:2px; padding-bottom:2px; }
.TreeNode_1:hover, .TreeNode_2:hover, .TreeNode_3:hover, .TreeNode_4:hover, .TreeNode_5:hover, .TreeNode_6:hover, .TreeNode_7:hover, .TreeNode_8:hover, .TreeNode_9:hover { background:#dddddd; }
.TreeMenu_0 .ClassNum { color:#666666; }
.TreeMenu_0 .TreeNode_t { background:#fff; }
.TreeMenu_0 a.TreeItem_t { color: #5E5E5E;}
.TreeMenu_0 .ClassDesc { display:block; }
.TreeMenu_0 a { font-family:$BlogTreeItem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TreeMenu_0 a:hover { color:$BlogTreeNodeHOverC$; }
.TreeNode_1:hover, .TreeNode_2:hover, .TreeNode_3:hover, .TreeNode_4:hover, .TreeNode_5:hover, .TreeNode_6:hover, .TreeNode_7:hover, .TreeNode_8:hover, .TreeNode_9:hover { background:$BlogTreeNodeHOverB$; }
.TreeMenu_0 a.TreeItem_t { color:$BlogTreeNodeTC$; }
.TreeMenu_0 .TreeNode_t { background:$BlogTreeNodeTB$; }
.TreeNode_1, .TreeNode_2, .TreeNode_3, .TreeNode_4, .TreeNode_5, .TreeNode_6, .TreeNode_7, .TreeNode_8, .TreeNode_9, .TreeNode_t { padding-top:$BlogTreeNodePadding$; padding-bottom:$BlogTreeNodePadding$; }
.TreeMenu_0 { border-bottom:$BlogTreeNodeBorderT$; }
.TreeNode_1, .TreeNode_2, .TreeNode_3, .TreeNode_4, .TreeNode_5, .TreeNode_6, .TreeNode_7, .TreeNode_8, .TreeNode_9, .TreeNode_t { border-top:$BlogTreeNodeBorderT$; }
.TreeMenu_0 { border-top:$BlogTreeNodeBorderB$; }
.TreeNode_1, .TreeNode_2, .TreeNode_3, .TreeNode_4, .TreeNode_5, .TreeNode_6, .TreeNode_7, .TreeNode_8, .TreeNode_9, .TreeNode_t { border-bottom:$BlogTreeNodeBorderB$; }
.TreeNode_1 a { background:$BlogTreeNodeImg1$ no-repeat; }
.TreeNode_2 a { background:$BlogTreeNodeImg2$ no-repeat; }
.TreeNode_3 a { background:$BlogTreeNodeImg3$ no-repeat; }
.TreeNode_4 a, .TreeNode_5 a, .TreeNode_6 a, .TreeNode_7 a, .TreeNode_8 a, .TreeNode_9 a { background:$BlogTreeNodeImg4$ no-repeat; }
.TreeNode_1 a { padding-left:$BlogTreeItem1Margin$; }
.TreeNode_2 a { padding-left:$BlogTreeItem2Margin$; }
.TreeNode_3 a { padding-left:$BlogTreeItem3Margin$; }
.TreeNode_4 a, .TreeNode_5 a, .TreeNode_6 a, .TreeNode_7 a, .TreeNode_8 a, .TreeNode_9 a { padding-left:$BlogTreeItemXMargin$; }
.TreeNode_4, .TreeNode_5, .TreeNode_6, .TreeNode_7, .TreeNode_8, .TreeNode_9 { float:$BlogTreeNode4Float$; }
.TreeNode_1, .TreeNode_2, .TreeNode_3 { clear:both; }
.TreeMenu_0 .ClassName { display:$BlogTreeNodeDispName$; }
.TreeMenu_0 { line-height:$BlogTreeNodeLineHeight$; }
.TreeMenu_0 .ClassNum { display:$BlogTreeNodeDispNum$; }
.TreeMenu_0 .ClassNum { font-family:$BlogTreeNodeFontNum$;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TreeMenu_0 .ClassDesc { display:$BlogTreeNodeDispDesc$; }
.TreeMenu_0 .ClassDesc { font-family:$BlogTreeNodeFontDesc$;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TreeMenu_0 .ClassImg { display:$BlogTreeNodeDispImg$; }
.TreeMenu_0 .ClassImg img { height:$BlogTreeNodeSizeImg$; }
.TreeMenu_0 .ClassImg img { margin-right:$BlogTreeNodeRightImg$; }
.TreeMenu_0 .ClassImg img { margin-bottom:$BlogTreeNodeBottomImg$; }
•$XmlID$•$GroupName$
$CtrlBtn$
XmlID,GroupName,ClassList,CtrlBtn,d,n,UserName,Date,Time,ChildNum,ClickNum
•$XmlID$•$GroupName$
$CtrlBtn$
$html$
.dataBlogList { }
.dataBlogList img{
width:100%;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
width:100%;
max-width:300px;
overflow:hidden;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nth-of-type(6n+1)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nth-of-type(6n+5){
//max-width:940px;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nth-of-type(n){
//margin-bottom:7px;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nth-of-type(6n+1){
//margin-right:7px;
}
.BlogListList .dataBlogList:nth-of-type(6n+5){
//margin-left:7px;
}
.BlogListMenu { width:100%; height:30px; text-align:center; line-height:100%; }
.BlogListMenuS { width:1px; background:#ff8844; }
.BlogListMenuL { width:10px; background:#ff8844; }
.BlogListMenuR { width:10px; background:#ff8844; }
.BlogListMenu0 { background:#ff8844; padding:0px; vertical-align:middle; }
.BlogListMenu0:hover { background:#ff4422; padding:0px; vertical-align:middle; }
.BlogListMenu1 { background:#ff4422; padding:0px; vertical-align:middle; }
.BlogListMenu0 a { color:#ffffff; }
.BlogListMenu1 a { color:#ffffff; }
.BlogListN_1 { }
.BlogListD_0 { padding:5px; border:0px solid #cccccc; }
.BlogListD_1 { padding:5px; border:0px solid #cccccc; }
.BlogListCont { width:100%; height:30px; color:#333333; }
.BlogListHTML .BlogInfoClass { width:auto; margin-left:0px; margin-right:auto; display:none;} /* 分類 */
.BlogListHTML .BlogInfoAuthor { text-align:left; } /* 作者 */
.BlogListHTML .BlogListDate { text-align:left; } /* 日期 */
.BlogListHTML .BlogInfoState { text-align:left; } /* 狀態 */
.BlogListHTML .BlogInfoBtn { text-align:right; } /* 按鈕 */
.BlogListCtrlBtn { vertical-align:middle; width:100%; text-align:right; }
.BlogListCtrlBtn .OrdIdx { width:20px; text-align:right; border:1px solid #888888; padding:0px; margin:0px; height:16px; }
.BlogListCtrlBtn .MsgCmd { font-size:11px; border:1px solid #888888; padding:0px; margin:0px; height:18px; }
.BlogListCtrlBtn .XmlID { float:left; font-weight:bold; }
.BlogListCtrlBtn select { display:none; }
.BlogListHTML { width:100%;
margin-top: 0px;
border: 1px solid #cccccc;
}
.BlogListHTML .meMsg_MsgTitle { }
.BlogListHTML .meMsg_Content { margin-top:10px; }
.BlogListHTML .meMsg_MsgURLList { margin:0px; padding:0px; }
.BlogListHTML .meMsg_MsgURL { list-style:disc; margin-left:20px; }
.BlogListHTML .meMsg_MsgFileList { margin:0px; padding:0px; }
.BlogListHTML .meMsg_MsgFile { list-style:disc; margin-left:20px; }
.BlogListHTML .meMsg_MsgListBlk { display:none; }
.BlogListHTML .meMsg_MsgImg img {}
.BlogListHTML .ImgAlignLeft { margin-right:8px; }
.BlogListHTML .ImgAlignRight { margin-left:8px; }
.divPageCtrl { margin:10px; clear:both; display:none;}
.divPageCtrl table { margin-left:auto; margin-right:auto; }
.MsgRow1 { margin-top:10px; }
.cssPagePanel { clear:both; }
.MsgRow1 { margin-top:$BlogListMsgRow1$; }
.BlogListList { padding-left:$BlogListMsgRowL$; }
#ns_Content .meMsg_MsgBlk .meMsg_MsgTitle { font-family:$BlogListText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Blk .meMsg_MsgTitle a { font-family:$BlogListText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Blk .meMsg_MsgTitle:hover { font-family:$BlogListOver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Blk .meMsg_MsgTitle a:hover { font-family:$BlogListOver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Blk .meMsg_Content { font-family:$BlogListHTML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URL { margin-left:$padding$;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list-style:$BlogListFileSpot$ $pos$ $img$; }
#ns_Content .meMsg_MsgFile { margin-left:$padding$;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list-style:$BlogListFileSpot$ $pos$ $img$; }
#ns_Content .meMsg_MsgURL a { font-family:$BlogListFile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ns_Content .meMsg_MsgFile a { font-family:$BlogListFileFont$; color:$color$; font-size:$size$; font-style:$style$; font-weight:$weight$; }
.BlogListHTML .meMsg_MsgTitle { border-bottom:$BlogListTextHTMLS$; display:block; }
.BlogListD_0 , .BlogListD_1 { //border:$BlogListMsgB$; }
.BlogListD_0 , .BlogListD_1 { padding:10px }
.BlogListD_0 { }
.BlogListD_0 , .BlogListD_1 {}
.BlogListD_0 , .BlogListD_1 { //margin-bottom:$BlogListMsgT$; }
.BlogListD_0 , .BlogListD_1 { background-image:$BlogListBgImg$; background-position:$pos$; background-repeat:$repeat$; }
.dataBlogList { //width:$BlogListHTMLWidth$; }
.BlogListHTML { margin-top:$BlogListHTMLTop$; }
.BlogInfoClass { display:$BlogInfoClass$; }
.BlogInfoAuthor { display:$BlogInfoAuthor$; }
.BlogInfo { display:$BlogInfo$; }
.BlogDisp { display:$BlogDisp$; }
.BlogInfoStatus { display:$BlogInfoStatus$; }
.BlogListHTML .BlogListDate { display:$BlogInfoDT$; }
#ns_Content .BlogListHTML .meMsg_MsgContent { display:$BlogContBlk$; }
#ns_Content .BlogListHTML .meMsg_MsgURLList { display:$BlogContBlk$; }
#ns_Content .BlogListHTML .meMsg_MsgFileList { display:$BlogContBlk$; }
#ns_Content .BlogListHTML .meMsg_MsgFromEnd { display:$BlogContBlk$; }
#ns_Content .BlogListHTML .meMsg_MsgListBlk { display:$BlogContBlk$; }
.divPageCtrl { display:none; }
【生日快樂 淚已夠】 蕭文乾 2021-01-19 臺灣雙語無法黨,一歲了。 她誕生於2020年1月19日,恰好暗喻要用20/20的雙語智慧視野,將臺灣苦困於雙語地獄中的孩子,一位一位救。 她是臺灣第366個政黨,也是臺灣第 1 個專為雙語教育改革而成立的政黨。目前黨員有700多位。 若您略懂因果,那敝黨的訴求,您就會秒懂。 敝黨的訴求,極其卑微、渺小、下水道,因此上看大方廣。
先聽首生日點播的歌。
臺灣雙語無法黨,一歲了。 她誕生於2020年1月19日,恰好暗喻要用20/20的雙語智慧視野,將臺灣苦困於雙語地獄中的孩子,一位一位救。 她是臺灣第366個政黨,也是臺灣第 1 個專為雙語教育改革而成立的政黨。目前黨員有700多位。 敝黨的黨費,是1200元:不但入黨紀念品物超所值,且每一分錢,都仍靜靜地躺在黨的專戶裡,等待著被我們團隊用最公開、最悲智兼備的方式,花在刀口上,等待著被所有虎視眈眈的豺狼and豹,嚴苛挑雞蛋骨頭。 迄今所有開蕭,都靠我個人掏腰。(一笑) All kidding aside, 在下絕不輕忽黨員的每一念善意發心。 那不是錢的問題。 錢,談的是挪、用、借、還; 心,講的是因、果、循、環。
若您略懂因果,那敝黨的訴求,您就會秒懂。 敝黨的訴求,極其卑微、渺小、下水道,因此上看大方廣。
我們懇請立法院將臺灣現有的37個「國語」注音符號,添增29個「美語」注音符號,成為66個「雙語」注音符號。 一旦立法三讀,敝黨立馬登出。登出臺灣政壇。 我們這群人,本來就不屬於政壇; 我們更自在的所在,是在杏壇、文壇、藝壇乃至不同信仰的 神壇。 事實上,在政治訴求成功後,我們真正會回歸的,也不是什麼壇什麼壇什麼壇,而是孩子的身畔。
我們現在都不在,孩子的身畔; 孩子的深盼,我們現在都不管。 我們只管遠在天邊的建北臺清交哈佛 我們只管遠在天邊的芬蘭素養國際觀 我們只管遠在天邊的線上外師一對一 我們都不管,近在眼前的身畔的孩子的深盼。
他們深盼的,不過就四點,永遠都馬那四點。 ① 睡眠多一點。 ② 功課少一點。 ③ 考試簡單一點。 ④ 前三點,大人們拜託拜託記性好一點銀杏多吃一點。
臺灣雙語無法黨,可以透過悲智的雙語教改,回應孩子的深盼; 臺灣雙語無法黨,可以讓有心卻無奈的親師,回到孩子的身畔。 一切,都從一張薄薄的紙開始。 那張薄薄的紙,去年黨慶,叫《臺灣雙語注音符號表》; 那張薄薄的紙,今年黨慶,成了一部暖暖的動畫; 那張薄薄的紙,明年黨慶,必將掛在每間小學教室的牆上。 薄薄的紙張,厚厚的期望。 我們要立法通過的, 不只是中英雙語的66個聲音, 也是讓臺灣孩子始料未及,破涕為笑的一大福音。
今天是臺灣雙語無法黨的一歲生日。 在下忝為主席,許三個願。 第一個願,是讓臺灣孩子能在我們這些大人已然失心瘋地狂追高猛打造雙語國家的過程中,能正常一點長大,健康一點長大,睡飽一點。 第二個願,是讓臺灣大人能在他們這些孩子已然具備基礎雙語內功後,能一鼓作氣,把狹隘的雙語格局變成中文、英文、人文的三文格局。 第三個願,是讓全體黨員都有一顆隨時為孩子落淚的柔軟的心,一雙隨時為自己拭淚的堅毅的手,跟一身隨時幫孩子雙語調音的功夫。 淚已夠。Let it go. The past is in the past. 冷風沒在怕咱別哎呦喂。
www.miparty.org
www.youtube.com/c/miparty
130065 【生日快樂 淚已夠】 2021-01-19 09:45:24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287860
ZC886651,ZC287860,ZC1237329
1
1
總覽
0
15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倒數一週,蛋是又何奈?】 蕭文乾 2021-01-16 再一個禮拜,就要大學聯考了; 不要跟我說,那不是大學聯考了。 那不「叫」大學聯考; 那還「是」大學聯考。 教改,教改,教改就是叫法的改變。 朝三,暮四,孩子總是被當傻猴子。
【倒數一週,蛋是又何奈?】
再一個禮拜,就要大學聯考了; 不要跟我說,那不是大學聯考了。 那不「叫」大學聯考; 那還「是」大學聯考。 教改,教改,教改就是叫法的改變。 朝三,暮四,孩子總是被當傻猴子。
會變的,是政府的口號; 從素養到CLIL到學習歷程,一個接著一個,有夠動聽。 不變的,是孩子的鴨蛋; 從中作到英作到中英翻譯,一顆挨著一顆,無言抗議。 一萬顆! 永遠的一萬顆,穩定的一萬顆,不會暴衝,也不會驟減。 就這樣圓圓的滾滾的傻傻地在那邊,睜大眼睛看著教育部門。 簡直有點美的錯覺了。 但那是錯的;一點也不美。
下個禮拜,我們臺灣將有一萬位高三考生,在中英翻譯跟英文作文試卷上,不留下半點學過英文的痕跡,半抹寫過英文的筆跡。 痕跡、筆跡沒有,但淚跡是肯定有的。 我遙想,應該是在他們不解地、無奈地、氣苦地放棄英文的那一年。 就在那一年, 他們宣判自己的英文死刑。 自己執行自己的英文死刑。 一萬樁冤獄。 因為他們被錯誤的證據,錯誤的筆錄,錯誤的法條,誤導誤認為: 單字就是充滿例外;文法就是充滿規則;考題就是充滿挫折。
我們這些大人,很見笑。 在我們攜手同建的悲慘共業下,在臺灣要把英文學好,靠的不是個人的努力,而是家裡的財力。 我們敢否認嗎? 我們敢改善嗎? 還是自掃門前雪,管不了那一萬顆蛋了。 下週三晚上七到九點,我們一起來幫臺灣高三孩子集氣複習抱佛腳。 我來免費教他們英文作文。 看看三天後, 會不會少幾顆蛋, 少幾顆自卑的心。 然後,我們來馬不停蹄,開始幫高二孩子,提前一年抱佛腳。 幫高一孩子,提前兩年抱佛腳。 幫所有孩子,提前。 而且,不用提錢。 錢,由黨來付; 心,得孩子出。
#臺灣雙語無法黨
www.miparty.org
For you, for me, Formosa.
雙母語學殿 MiLingual Palacewww.youtube.com/c/miparty
130010 【倒數一週,蛋是又何奈?】 2021-01-18 12:10:23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287860
ZC287860,ZC886651,ZC1237329
2
0
總覽
0
20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詩就是講究 蕭文乾 2021-01-14 【詩的國度】 我今年四十六;從八歲起,人生開始返赴。 八歲赴美;九歲返台;十歲赴美;十一返臺;十二赴美;十三返臺;十五赴美;十九返臺。 而七個分號,就是七段拉扯,七次割捨,七年故鄉跟異鄉的拔河。 我的肉身所在,其返返赴赴,已少人理解; 我的終極關懷,其義無反顧,更從未抒寫。
【詩的國度】
~感慨寫於學測前10天,我兒童班那位可愛八歲胡美眉居然無預警背了"I hope"這首英文十四行詩後4小時
我今年四十六;從八歲起,人生開始返赴。 八歲赴美;九歲返台;十歲赴美;十一返臺;十二赴美;十三返臺;十五赴美;十九返臺。 而七個分號,就是七段拉扯,七次割捨,七年故鄉跟異鄉的拔河。 我的肉身所在,其返返赴赴,已少人理解; 我的終極關懷,其義無反顧,更從未抒寫。
那就現在寫:我要讓臺灣成為一個詩的國度。
詩人,是講究的人; 詩文,是講究的文; 詩意,就是講究的我和她和他和祂和它和牠和你。
講究的意思,就是不將就。 而臺灣孩子即將從幼稚園就開始將就: 將就著我們社會對他們雙語能力的,莫名其妙的豈有此理的期待。 母語都還講不清,就要開始烙外語。 結果就是斷崖式的、跳海式的、無差別的全沒語。
臺灣每個孩子,都被體制綁架,都被師長利誘,都被迫用最偷懶的方式發音,最乏味的文字造句,最功利的邏輯讀書。
詩人最不偷懶,因為要找到驚奇; 詩文最不乏味,因為要觸摸到你; 詩意最不功利,因為要贖回的只有自己。
全臺灣都在談素養。 殊不知,素養就是全方位的、全天候的、全副心力跟武裝的講究。
全臺灣都在搞學習歷程。 殊不知 學習歷程 就是寫 一首詩 必定歷經的 不亞於 生一篇論文 或 一位骨肉的 旅 程
#詩不是堆砌韻腳假掰意象糊塗節奏咬文弄墨舞文嚼字 #詩就是講究 #詩只是講究 #就只是講究 而我盡形壽都會致力讓我們臺灣孩子生長成家立業且優雅地老去於更放心地葛屁於一個詩的國度。 一個環山伺海的詩的國度。
129924 詩就是講究 2021-01-14 18:02:47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287860
ZC886651,ZC287860,ZC1237329,ZC386924
3
1
總覽
0
28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莎氏筆雅,不怕 大蒨小編 2021-01-12 20210112【九階10梯 | 文明樂識】 第三階第2梯:莎氏筆雅,不怕。 【莎氏筆雅】 對內行人來說:無人不知 無人盡曉 對外行人來說:無人不知 無人知曉 蕭博士為了讓東西方孩子都認識莎氏筆雅,所以寫了滑稽的、中二的、接地氣的中文翻譯。他也遵照西方老祖宗的抑揚五步格,用簡單的英文重寫了給西方孩子的對聯couplet,也就是這首十四行詩的結論。
20210112【九階10梯 | 文明樂識】
第三階第2梯:莎氏筆雅,不怕。
整理 | 大蒨【莎氏筆雅】
對內行人來說:無人不知 無人盡曉 對外行人來說:無人不知 無人知曉 蕭博士為了讓東西方孩子都認識莎氏筆雅,所以寫了滑稽的、中二的、接地氣的中文翻譯。他也遵照西方老祖宗的抑揚五步格,用簡單的英文重寫了給西方孩子的對聯couplet,也就是這首十四行詩的結論。
【為了孩子 把目標訂得高遠】
我們這些大人有責任建立一個教育制度,透過某個方式讓孩子有一個方法親近莎氏筆雅。讓所有的孩子都能說出這句話:「我是臺灣孩子,我知道莎氏筆雅有多偉大。」其中一成的孩子甚至會說:「我已經理解他,我還想試試看超越他。」而臺灣孩子完全有機會超越,因為我們的孩子是雙語,而400年前的莎氏筆雅,不會中文。
【理解莎翁四步驟】
莎氏筆雅的十四行詩,看起來很容易歪樓,其實不是歪樓。理解他,只要四步驟: 1、看前四行,講第一件事。 2、再看四行,講第二件事。 3、再看四行,講第三件事。 4、看最後兩行對聯。把前面那12行做一個結論。如果對這個對聯有fu,再回去看前面12句是如何抽絲剝繭地走到最後的對聯。 所以,4、4、4、2是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密碼。我們的英文教育,為什麼不從小就開始累積這樣的人文素養?把國中的英文拿來國小提前學,只是代表提早達到爸媽的英文,那不是教育,是影印,只是複製家長以前的痛苦。
【不怕】
"Man fear death as children fear to go in the dark." ~Francis Bacon 玻璃,不怕。 莎氏筆雅,不怕。 十四行詩,不怕。 中文作文,不怕。 英文作文,不怕。 中英翻譯,不怕。 為什麼不怕?因為不陌生。 當學生們都說:吼!莎氏筆雅的套路我都知道了啦。不外乎是三連發、雙關語、反差、參差錯落、急轉直下... 這些都看得很熟了,就代表他們已經不怕莎氏筆雅了。
【再看 Sonnet 01】
何信旺老師的書法: 1、這兩句就是十四行詩的對聯。 2、故意拗口,因為本來的詩文也是這麼拗口。 3、字裡行間的密碼:造化(天地間的定律)、本懷(本來的胸懷、懷孕、造人、遭到你這個人糟蹋了)、汝噬/ 汝逝/ 汝逝。 這樣的遊戲,莎氏筆雅一玩就玩154首。這個套路,和設計和音樂都非常相像。
【用「很有將」解釋Sonnet 01】
1st Q:歲月「很」無奈 總盼萬美生不斷 低頭不見殘薔瓣 瓜熟蒂落雖不免 聞香憶花尚不難 2nd Q:帥哥「有」問題 君與自眸卻已訂 自燃自焰自光明 體雖沃地耕無意 自殘自敵難為情 3rd Q:盼望「將」結婚 君為天地添新飾 獨領一季驚蟄時 來年春意蕾間埋 吝孕不該君可知 對聯: 造化本懷遭汝噬 汝逝後世隨汝逝 形容詞邏輯:無奈 名詞邏輯:毛病 動詞邏輯:結婚 我們把這樣的課程整理出書,就是把偉大的文學家高山,拉來臺灣的小學教室,讓我們的孩子爬看看。七歲小男生在聯絡簿寫寶可夢,用的就是「很有將」的邏輯。我們的黨,希望加開列車,讓不管幾歲,已經在英文旅程中途下車的孩子,有一個重新上車的機會。
【中英作文公益課程】
2030 鴨蛋變零(讓臺灣孩子中英作文和翻譯不再交白卷)1/20, 1/27, 2/3 三堂免費線上課程 | 臺灣雙語無法黨:
【5分鐘用古錐中二文認識 Sonnet 02】
在後頭的四十個年頭的寒冬,即將向你的眉頭進攻 在你體面的顏面的上面,挖壕塹(ㄑㄧㄢˋ) 在你稱頭的額頭的上頭,挖渠溝 你還年少,身穿的,人模人樣,人人注目 將來一老,說穿了,人見人嫌,人人白眼 萬一被問,當年的春風少年今何在? 難道頂個黑眼袋說那年代還在還在! 想說嘴被掌嘴 想露臉被打臉 這樣的嘴臉最丟臉 但若你能轉念,改口說 各位只要望望(旺旺)小犬 就可以彼此問看看 虎父有沒有唬爛? 那你年少就有種入的花叢 至少還有留種 那荒唐就沒有白忙 而亂來總算有位(有位孩子 / 有未來)來 返老還生童 兒孫會讓你回春 血脈一相傳 死了都還有餘溫 雖然Sonnet 01和02,同樣是叫一個帥哥去生孩子,但是第一首講的是「園藝」,第二首講的是「戰爭」,歲月是一場戰爭,我們這些凡夫俗子怎麼跟它對抗呢? (筆記結束,下回待續)
今天課程影片在這裡喔
129893 莎氏筆雅,不怕 2021-01-13 09:55:38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287860
ZC886651,ZC287860,ZC1156979
4
0
總覽
0
39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就是英文的英文 大蒨小編 2020-01-11 20210111【九階10梯 | 文明樂識】 第三階第1梯:就是英文的英文 【不是英文的英文】 大蒨的朋友,在美國唸比較文學博士,畢業後回到臺灣的大學教書,很感慨地跟大蒨說,要不是看在某些人和某些條件,他實在不想承受上級的壓力,在臺灣教孩子「不是英文的英文」。
20210111【九階10梯 | 文明樂識】
第三階第1梯:就是英文的英文
整理 | 大蒨
【不是英文的英文】
大蒨的朋友,在美國唸比較文學博士,畢業後回到臺灣的大學教書,很感慨地跟大蒨說,要不是看在某些人和某些條件,他實在不想承受上級的壓力,在臺灣教孩子「不是英文的英文」。這句話,蕭博士認為直接講出臺灣雙語教育的問題。雙母語團隊要引領的教改,就是讓孩子學「只是英文的英文」。
【十四行詩:只是英文的英文】
您知道嗎?十四行詩,不只是有十四行的詩;十四行詩,其實是類似跳火圈或走鋼索的文學特技表演。十四行詩的表演者要遵守很多嚴格的規則:
#規則1 手銬 14行詩的押韻很特別。 1-4行:押ABAB的韻。 接下來4行:押CDCD韻。 接下來4行:押EFEF韻。 接下來2行:押GG韻。
#規則2 腳鐐 每一行只有10個音節。 例如:One two three four five six seven eight nine 大蒨補充:就是「五步格」
#規則3 矇眼 第一個音節是輕音,第二個音節是重音。 依序是:輕重、輕重、輕重、輕重、輕重。 大蒨補充:就是「抑揚格」,抑揚格+五步格=抑揚五步格。
#規則4 走鋼索 在前面三個規則的限制下,還要寫出有意義的內容。就像手腳都被束縛,眼睛也被矇起來的情況下,還要站上鋼索,開始走。而莎氏筆雅就是那個戴手銬、戴腳鐐、矇眼睛、走鋼索的特技表演藝人,他一走,就走154首。而弔詭的是,有規則才有自由。莎氏筆雅有多自由,聽聽蕭博士怎麼說。
【蕭博士大白話解釋莎氏筆雅到底在寫什麼?】
莎氏筆雅的154首十四行詩裡面,90%的詩都在叫他認識的一位帥哥趕快去:生、小、孩。 #大概就像是叫金城武梁朝偉劉德華趕快去生小孩的意思 為什麼沒事要叫人家去生小孩呢?因為這個男子太帥了,可是莎氏筆雅知道,再帥的哥都難免一死。一旦死了,這張帥氣的臉孔就從此消失了。中國古代有那麼多美男子,宋玉、潘安、嵇康.... 我們現在沒有人知道他們到底有多帥,就是因為中國沒有像莎氏筆雅那麼雞婆的人叫他們去生小孩啊啊啊~
接下來就跟著小編看看,西洋文學的大高手怎麼拐著彎勸人生小孩吧。
Sonnet 01【古雅英文】
#這是莎氏筆雅他老人家寫的 #大蒨看不懂
From fairest creatures we desire increase, That thereby beauty’s rose might never die, But as the riper should by time decease, His tender heir might bear his memory:
#A韻 increase/ decrease #B韻 die/ memory(古時候的y,唸ㄞ的聲音)
But thou, contracted to thine own bright eyes, Feed’st thy light’st flame with self-substantial fuel, Making a famine where abundance lies, Thyself thy foe, to thy sweet self too cruel.
#C韻 eyes/ lies #D韻 fuel/ cruel
Thou that art now the world’s fresh ornament And only herald to the gaudy spring, Within thine own bud buriest thy content And, tender churl, makest waste in niggarding.
#E韻 ment/ tent #F韻 spring/ ding
Pity the world, or else this glutton be, To eat the world’s due, by the grave and thee.
#G韻 be/ thee
【古雅中文】 #這是蕭光頭他老人家用七言翻譯的中文 #大蒨還是看不懂
總盼萬美生不斷 低頭不見殘薔瓣 瓜熟蒂落雖不免 聞香憶花尚不難 君與自眸卻已訂 自燃自焰自光明 體雖沃地耕無意 自殘自敵難為情 君為天地添新飾 獨領一季驚蟄時 來年春意蕾間埋 吝孕不該君可知 造化本懷遭汝噬 汝逝後世隨汝逝
【大白話中文】 #這是蕭光頭他老人家今天課堂上的大白話 #大蒨有點懂了 我總盼望世界上美的東西生生不息,不要斷命。所以我希望我低頭的時候,在地上不會看到掉落的殘缺的花瓣。我當然知道,果實成熟之後掉下來,是無法避免的自然現象。但是聞到香味,至少可以回憶玫瑰花還活著的時候。所以... 所以... 你去生孩子啦!
【古錐中文】 #這是蕭光頭他老人家用國中二年級臭男生的口氣翻譯的白話文 #大蒨不只懂了還笑到肚子痛 每每看到美的東東 我們都希望益善多多 希望花朵都能閃躲 躲過難過的凋落 但人生長談的老調 就是老了就會掉 只有後裔才能回憶 只有後代才能取代 卻偏偏你眼裡自戀到只有自己 越看越火 還替自己加油 你該死地不生 讓人間餓孕連年 你絕子又絕孫 還覺得絕對ok 人稱新春開室第一小錢蜂 你這麼吝色 如何造就大腹婆? 你就可憐可憐愚吃的眾生 你不婚實在太素了 你哪天一走 世間哪兒找小鮮肉? #也太多好玩的雙關語和音響效果了 #你們也找找看嘛
【古今中和文 】
You’re SUCH a FEAST to EYES of HUNgry WORLDS. If SONless NONE can EAT you WHEN you GO. #以下是大蒨隨便亂翻譯古今中和文 你這個帥哥,對這個飢渴的世界來說,就是秀色可餐。如果你死了,又沒留下兒子,那這個世界要吃什麼啦!!!
【古錐插畫】 安迪哥的右手,是凋零的玫瑰花。 安迪哥的左手,是膠水。 安迪哥的右手,是已經死掉的帥哥。 安迪哥的左手,是帥哥的遺照。 安迪哥想用膠水把花瓣黏起來, 就像希望能用舊照片拼湊出帥哥的樣子。 #都是不可能的事【蕭博士的野心】
把154首Sonnet翻成厲害的七言中文,只是蕭博士為了碩士學位而交出來的功課。他的野心和願景,遠遠不止於此。 #蕭博士的第一個願望:讓臺灣孩子,讓所有母語是中文的孩子,感受到西洋文學第一把交椅的偉大,卻不會覺得高不可攀。「古錐中文」是繩索,讓我們拉著,慢慢攀爬到「古雅中文」,再慢慢攀爬到「古雅英文」,於是不小心進入莎翁的世界。 就算九成的臺灣孩子看了會說:「So?那又如何?」但是會有一成對語言很有感的孩子會說:「這個好有趣喔!還有沒有第二首?」這一成的孩子,蕭博士想要啟蒙。 #蕭博士的第二個願望:讓西方孩子,讓所有母語是英文的孩子,也感受到西洋文學第一把交椅的偉大,卻不會覺得高不可攀。(莎氏筆雅對西方小孩來說也是很難的好不好?)「古今中和文」是繩索,讓他們拉著,慢慢攀爬到他們自己老祖宗寫的「古雅英文」,再拉著「古錐中文」這條繩索,慢慢攀爬,於是不小心進入蕭博士「古雅中文」的世界。 結論1:蕭博士不是只會ㄅㄆㄇㄈ。蕭博士其實很會。 結論2:這麼會的蕭博士,即將開設免費中英作文跟中英翻譯課。不報名都對不起自己。免費課程1/20當天在這個頻道直播: www.youtube.com/c/miparty 結論3:蕭博士翻譯了154首,我們會精挑細選14首,出版成一本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孩子都會愛看的《莎籟童畫 Shakspeare for kids》。 #感受到偉大卻不覺得高不可攀 #這是今天小編最喜歡的一句話 #明天九階10梯別翹課繼續看莎翁和蕭博士這兩位外星人能擦出什麼火花
今天課程影片在這裡喔
129861 就是英文的英文 2021-01-12 11:11:34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287860
ZC886651,ZC1156979,ZC287860
5
1
總覽
0
35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寫字、寫作、創作。 大蒨小編 2021-01-04 20210104 【九階10梯 | 創作樂識】 第三階第6梯:寫字、寫作、創作。 【神秘數字14】 今天是2021/ 01/ 04。 01/ 04是好日子,因為是1和4這組神秘數字。 14是蕭博士一輩子的守護數字。他的公司叫實似、他的碩士論文是翻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寫的十四行詩總共154首。
20210104 【九階10梯 | 創作樂識】
第三階第6梯:寫字、寫作、創作。
整理 | 大蒨
【神秘數字14】
今天是2021/ 01/ 04。 01/ 04是好日子,因為是1和4這組神秘數字。 14是蕭博士一輩子的守護數字。他的公司叫實似、他的碩士論文是翻譯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 莎士比亞寫的十四行詩總共154首。 他的設計,是每14首十四行詩為一個單位,總共循環11次,所以是154首。最中間那一組14首,其中最中間的第7和第8首,都藏有密碼在裡面。
【小改變】
我們告別了2020。2021年的今天,我們九階10梯也應該來改變。但是不宜大改變。因為大改變是言而無信。我們可以做小改變,因為小改變是小調整,是與時俱進,是因人事時地物制宜。
【不煩、耐煩、麻煩】
蕭博士今年的改變是「不厭其煩」。 大家跟著蕭博士,也要「耐煩」。 孩子們學英文就不那麼「麻煩」。
【每一集都是五臟俱全的節目】
今天我們把微觀的「寫字」,和宏觀的「寫作」,和最宏觀的「創作」,一次講清楚。
【寫字】
一、寫字應該先寫草寫。 寫字不應該先學印刷體。因為印刷體在乎的是直線、角度、對稱,重視的是科學、理性、機械,一旦寫印刷體,就告別童年了。蕭博士可以接受孩子先「看」印刷體,但是「寫」草寫。沒有混淆的問題。
二、草寫應該怎麼寫? 2-1 草寫應該從逆時針畫歪蛋開始,就像練習太極拳的精神一樣,一直畫一直畫。 2-2 先練小寫,再寫大寫。因為大寫是很裝飾的東西。 2-3 小寫從小蚱蜢開始,這會是孩子們共同的童年記憶:adgq 2-4 字母開始相連 單獨的草寫字母都會寫,可是他們不知道a如何跟b相連,不確定英文的兩個字母之間如何兩兩相連,例如about、abnominal、abby. 碰到怎麼辦?答案是窮舉。a和26個字母組合、b和26個字母組合... 蕭博士都大家寫好了。
三、蕭博士demo:寫字、寫作、創作 一些讓孩子覺得有趣的小東西 1、亮亮板 2、一張小紙條的叮嚀
【寫字的示範】
1、歪蛋 2、小蚱蜢adgq 3、字母兩兩相連 4、a-z相連 5、草寫抄字典
要練習聽說能力,就把蕭博士音檔打開。 要練習讀寫能力,就把蕭博士的習字帖攤開。 當然可以同時,一邊聽一邊寫。
如果覺得只是抄字典,覺得沒有西方文化,也可以抄童謠、遇言和莎士比亞十四行詩。Every step of the way, 蕭博士都陪。
【創作】
阿平的設計/ 雲紋/ QR紋/ 蕭博士唸四句英文四句中文/ 每14首就有一張陳一郎老師的作品。 蕭博士的作品,可以被陳一郎老師漂亮的書法字寫出來。我們的孩子,當然也可以。可是我們現在就要先種這個因。怎麼種? 方法很簡單,先用自己美麗的字,寫別人的作品。期待孩子長大之後,有了自己的創作,別人會用漂亮的字寫他們的創作。這才是蕭博士心裡想要說的話。
【臺灣雙語的志氣】
我們不要再把臺灣雙語貶低為「把英文學好」就好。「把英文學好」這麼沒有志氣的願望不是國家之福。請各位家長先放下背單字,先讓孩子練字。透過練字,絕對可以背單字。因為英文的驅動程式是聲音,光靠聲音就可以背單字。今天教的方法,用字典或童謠都好,一邊聽音檔一邊草寫,等於把聲音和線條加起來,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單字背起來只是順便的事情,但是裡面的文化內涵才是真正的價值。
【全世界最厲害的雙語教育】
若論雙語教育,地球最厲害的地方,已經在臺灣。桃園大伙房的這個孩子沁學,會中文硬筆書法、會英文草寫、會背42首童謠、會背The best scenery自我介紹。華語、美語、中文、英文都好。這個孩子,不會是特例,透過我們的努力,臺灣完全可以有兩百萬個沁學。 (筆記結束)
129113 寫字、寫作、創作。 2021-01-04 12:05:22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287860
ZC886651,ZC287860,ZC1156979
6
0
總覽
0
49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所以你不用怕 大蒨小編 2020-12-31 20201231 【九階10梯 | 創作樂識】 第三階第5梯:所以你不用怕 #今日不做重點回顧 #今日要把蕭光頭在2020年最後一天講的故事全部寫下來跟你們分享 【蕭光頭說故事】 #你們知道蕭光頭很會說故事嗎 #但是2020年最後一天這個故事是小編聽蕭光頭說過的故事裡最好聽的 #連假那麼長來追劇聽故事嘛
20201231 【九階10梯 | 創作樂識】
第三階第5梯:所以你不用怕
故事紀錄 | 大蒨 #今日不做重點回顧 #今日要把蕭光頭在2020年最後一天講的故事全部寫下來跟你們分享 【蕭光頭說故事】 #你們知道蕭光頭很會說故事嗎 #但是2020年最後一天這個故事是小編聽蕭光頭說過的故事裡最好聽的 #連假那麼長來追劇聽故事嘛 在很久很久以前,約莫是西元699年,有一個來自波斯的男子,很可能是一位皮膚黝黑,輪廓深邃的帥哥,名叫「實叉難陀」。實叉難陀先生被當時的皇帝武則天派去翻譯一本佛經,叫《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經》裡面有一個章節,叫「淨行品」。這個章節很特別,因為內容完全是兩個人之間的快問快答。很會問問題的那個 人,叫做智首菩薩,很會回答問題的那個人,叫文殊菩薩。
你應該會好奇,智首菩薩到底問了些什麼?他問的問題,其實就是每個家長都想問的問題:我的孩子,如何把他養成具有閱讀力、親和力、競爭力、上進心、人際觀、國際觀、有勇氣、有愛心、有慈悲、有智慧、慷慨大方、積極向上? 這些問題,是不是很熟悉?古代人問的這些特質,其實就是我們現代人在《親子天下》雜誌每一集的封面都能看到的,家長夢寐以求的,希望孩子能全部擁有的各種「力量」。
蕭光頭說,「提問」是很有學問的事情。 低竿的提問:「蕭老師,英文怎麼學?」 中竿的提問:「蕭老師,英文的發音怎麼學?英文的文法怎麼學?西方的文化怎麼學?」 高竿的提問:「蕭老師,英文的A怎麼學?英文的B怎麼學?英文的C怎麼學?英文的D怎麼學?英文的E怎麼學?英文的F怎麼學?英文的G怎麼學?英文的H怎麼學?英文的I怎麼學......」
西元699年,那本被帥哥實叉難陀從梵文翻譯成古中文的《華嚴經》裡面,智首菩薩一股腦就問了文殊菩薩110個問題。大家要知道,會一股腦問110個問題的人,其實自己是知道答案的,他只是代替不知道的人問。所以智首菩薩就代替大家問文殊菩薩:「我問你喔,一個孩子,走人生這條路,應該怎麼培養那110個偉大的力量?」文殊菩薩更妙了,人家問他110個問題,他卻回答了141個答案。 你們現在一定覺得很奇怪。智首既然要問問題,為什麼不問一個,要問110個?既然智首問了110個問題,文殊為什麼不回答110個,而要回答141個?
現代教育的課堂上,師生之間的問答就是一張考卷,老師最多問學生50題,一題2分。所以蕭博士認為,其實早在西元669年,就可以教改了。當時的教育,老師可以一次問學生110個問題,學生可以一次回答141個答案,這已經完全超越我們現在2020年的格局。
那麼,文殊是怎麼回答的呢? 文殊回答智首的方式很特別。他並沒有告訴智首:「要讓孩子得到A力量,就做a;要讓孩子得到B力量,就做b;要讓孩子得到C力量,就做c。」他是用很美、很對稱、很文學的方式去回答智首的問題。他的141個答案,每個答案都是16個字,而且排列方法是四個字一句,共四句,像這樣: 若見AA 當願眾生 BBBB CCCC 這是文殊菩薩在這篇淨行品裡面用的文法。換成英文的文法假設語氣,就是: If AA Then 當願眾生 BBBB CCCC
西元699年,有一位實叉難陀,他把《華嚴經》從梵文版翻譯成中文版。1300年之後,有一位蕭光頭,他再從《華嚴經》的中文版裡面,選出14句,翻譯成英文版。其中文殊菩薩重複了141次的那四個字「當願眾生」,被他翻譯成"I hope that all". 雖然蕭光頭只選了14句,但是這14句裡面,保存了文殊菩薩141個答案的精神:一個孩子,從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覺,會碰到141個狀況。如果每遇到一個狀況,孩子的想法就按照文殊菩薩講的方法去對應,那麼這個孩子就會兌現出那父母夢寐以求的141種力量。
#大蒨覺得最奇怪的事情來了 #真的很怪你們仔細看 假設孩子在人生的路上,碰到了1號狀況,文殊菩薩針對1號狀況給的對應方法,並不是「碰到1號狀況的時候,#你自己 應該怎麼做。」而是「碰到1號狀況的時候,你希望 #別人 怎麼樣?」 舉個例子: 考完試隔天,老師發考卷,一個孩子拿回了自己的考卷。 如果他發現自己考零分,這時他應該希望別的孩子們如何如何。 如果他發現自己考一百分,這時他應該希望別的孩子們如何如何。 #碰到狀況不用先知道自己怎麼做?! #碰到狀況應該先希望別人怎麼樣?! #是不是有夠奇怪的?!
大蒨覺得很奇怪的事,蕭博士說:這其實是很了不起的思考轉換,是面面俱到的141個邏輯。也就是說,文殊菩薩的回答,在時間軸上一以貫之,沒有忽略掉任何一個環節:從早上起床、刷牙、洗臉、吃飯、上學、上班、回家、睡覺... 所有可能碰到的狀況全都幫孩子想好了。 除了時間軸的一以貫之,還有正反兩面的雙重安全閥。 以吃早餐為例,正面狀況是吃到很好吃的早餐,反面狀況是吃到很難吃的早餐。 以上學為例,正面狀況是考試考一百分,反面狀況是考試考零分。 以上班為例,正面狀況是被升官,反面狀況是被炒魷魚。 以走路為例,正面狀況是綠燈,反面狀況是紅燈。 這種時間軸一刻也不漏掉,正反兩面也都包含的思想,就像一張張縝密的網。它不只告訴我們,我們一整天從起床到睡覺,#會碰到的所有事情。它還告訴我們,這些事情的 #所有可能性。這是非常高的思考邏輯,這一張張縝密的網,是一層一層地在保護著幼小的孩子,彷彿在對孩子說: 「孩子啊你不用怕。你從早上睡醒、刷牙、吃早餐、上學、回家、到晚上準備睡覺,所有可能的事情,我都幫你想好了。我不只幫你想好了每一件事,連每一件事你做成功了要怎麼辦,做失敗了要怎麼辦,我也都想好了。所以你不用怕。」 這種思考邏輯,就好像一個投資人,又做多,又做空,又獲利。現實世界中,這種事不會發生,因為資本市場資源有限。可是人的心量沒有限制。人類這顆心,完全可以訓練成,可以接受成功,也同時接受失敗。這種訓練,可以讓孩子安然度過一生,而且可以累積141種偉大的能力。 #就是變成像TonyStark那樣的鋼鐵人
這時,應該很多父母不淡定了。「這麼厲害的東西,我要我要!文殊菩薩快告訴我,怎麼讓我的小孩一生平安,變成具有許多偉大能力的鋼鐵人?」 文殊菩薩這時候應該會淺淺一笑,然後說:「人生很危險,到處是陷阱和地雷。我呢,為你們的人生,設計了三道安全閥。如何用這三道安全閥,安然度過一生,你們恐怕聽不懂,我就講如何安然度過一天給你們聽吧。」 #第一道安全閥:次第條列 我先把孩子一整天從早到晚會遇到的141件事都列出來,次第清楚,一個不漏。所以你不用怕。 #第二道安全閥:正反都好 這141件事的正反兩邊,該怎麼面對,我都教你。所以你不用怕。 #第三道安全閥:當願眾生 我也沒有在教「你」做什麼。我在教的是,你該想「別人」碰到這個狀況的時候應該怎麼樣。你不要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應該把注意力放在所有其他人的身上,這樣你在人生裡面就安全了。所以你不用怕。 #蕭博士認為文殊菩薩其實有第四道安全閥 #只是沒有說破 我們都誤以為: I hope that all 就是無私地希望眾生... I hope that I 就是自私地希望自己... 完全錯誤。 "All"包含著"I". 「眾生」裡面,當然有「自己」。 以COVID-19病毒為例,我們究竟是希望自己沒有被病毒感染,還是希望身邊所有人都沒有被病毒感染? 因應疫情,臺灣從2021年1月1號開始鎖國。鎖國這個政策就像幫臺灣戴上一個大口罩。然後我們每一個人,都為自己戴上小口罩。大口罩就是相信共業,I hope that all... 小口罩就是相信別業,I hope that I... #所以第四道安全閥:所有的人好,就是自己好。
#這個故事聽到這裡 #你們有沒有跟我一樣覺得好像聽過很類似的故事 #蕭文乾的故事 英文怎麼學?臺灣怎麼能雙語? 蕭博士說:「學雙語的這條路上,充滿陷阱和地雷。可是我都想好了,四道安全閥,也都設計好了。所以你不用怕。」 #第一道安全閥:英文的學習次第列出來 蕭博士先把學雙語的整條路列出來。語、文、文化,次第清楚,一個不漏。所以你不用怕。 #第二道安全閥:體制內和體制外的英文學習,都有。如果希望銜接體制,單字呢,起步可以靠《調音手冊》,進階就靠《超自然發音字典》;文法呢,起步靠《抑揚五步學文法》,進階就靠文法文化班那本筆記組的超強講義《小文法、大文法》,翻譯呢,靠《換句話說學翻譯》;作文呢,若只是在單句單句的層次,就靠《換個字說學文法》;若要沒有天花板地去一次寫三句三句,寫九句九句,寫27句27句,就靠《很、有、將來寫作文》。若不一定要銜接體制,蕭博士有童謠、遇言、莎士比亞這條有西方文化背景的路。所以你不用怕。 #第三道安全閥:當願眾生 雙母語,不要只有自己學。 大人,就來加入雙母語師資班,以後能夠教自己的孩子,也能教別人的孩子。小孩,就到學校跟老師和同學分享學到的東西。因為一個人發音準是沒有用的,身邊的每一個人都發音準才有用。就像自己一個人沒有被病毒感染沒有用,全世界都免疫才有用。大家都學雙母語,所以你不用怕。 #第四道安全閥:眾生裡面有自己。 大家都免疫,自己也會免疫。大家都發音很準,自己當然也發音很準。所以你不用怕。
故事的最後,我們才發現,1300年前,帥哥實叉難陀翻譯的「淨行品」 ,就是1300年後,光頭蕭文乾翻譯的"I Hope"。這兩部作品,講的是同一個觀念: 怎麼安全地度過人生/學英文的每一天,並且一步一步,九階10梯,腳踏實地,累積過人的能耐? 智首菩薩和文殊菩薩的精彩問答,從梵文原著,被實叉難陀變身為古代中文版「淨行品」,再被蕭光頭變身為英文版"I hope",再被蕭光頭變身為現代中文版「愛否?」,再被蕭光頭變身為現代臺語版「來攏?」,再被蕭光頭的團隊譜成曲、唱成歌,把淨行品的精神,透過美麗的聲音,送給剛跨進2021年的臺灣。 #2021臺灣雙語歌 故事講完,來一首臺語版的"I Hope"吧!聽這個版本要小心,它時而俏皮讓你會心一笑,時而會突然擊中你內心某個軟軟的地方,在你還來不及反應的時候,發現自己滴落了一顆像安迪哥臉上一樣的,水藍色淚珠。
#所以你不用怕
129100 所以你不用怕 2021-01-03 10:41:04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287860
ZC886651,ZC287860,ZC1156979
7
1
總覽
0
45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耶誕夜金鉤】 大蒨小編 2020-12-24 胡妹妹,七歲。為了交蕭博士的作業,花了十幾個小時,趴在比她身型大五倍的紅色海報紙上,慢慢復刻了童謠第二冊第14首《耶誕夜金鉤》。在她的腦中,沒有“No Chinese”的英文課;在她的世界裡,上英文課就是要做「那些」事情。 哪些事情? 唸很多很多像蘋果泥一樣好消化吸收的美語聲音;畫很多很多像歪蛋一樣的線條;唱很多很多中文和英文完美翻譯在一起的經典歌曲;看很多很多講究的書法和插畫。
胡妹妹,七歲。為了交蕭博士的作業,花了十幾個小時,趴在比她身型大五倍的紅色海報紙上,慢慢復刻了童謠第二冊第14首《耶誕夜金鉤》。在她的腦中,沒有“No Chinese”的英文課;在她的世界裡,上英文課就是要做「那些」事情。
哪些事情? 唸很多很多像蘋果泥一樣好消化吸收的美語聲音;畫很多很多像歪蛋一樣的線條;唱很多很多中文和英文完美翻譯在一起的經典歌曲;看很多很多講究的書法和插畫。 然後用自己的小手,塗塗抹抹、剪剪貼貼,把融化在她心中所有的中英人文元素,在一張紅色的海報紙上,兌現出來。 這就是蕭博士和團隊,每天努力的事情。
#小編不想忘記昨天 #因為昨天有很棒的事發生在黨部的地下室
黨部的地下室,是雙母語學殿的音樂部門。YouTube頻道上的注音歌、童謠動畫、老鼠遇言、小毛驢⋯ 都是在這裡錄製完成。2020年的12月23日下午,十幾位兒童班小朋友來到這裡,跟著蕭光頭的節奏,跟著顯榮的吉他伴奏,唱著0.3倍速的超慢板「聖誕老公公將來到」。沒有一般英文成果發表的熱熱鬧鬧唱唱跳跳,只有很專心、很安心的孩子們,有雙語注音當依靠,英文版唱得好,中文版更是讓他們邊唱邊發笑。 第一個舉手上台的男孩,是平常絕對不會第一個舉手上台的男孩。中文歌詞帶著他,一句一句,唱完了今年聖誕節,雙母語團隊想送給每個臺灣孩子的小小禮物。他一邊唱,一邊看著蕭博士的瞬間,應該就是聖誕夜會有的那種,安詳。
#小朋友們中英混唱SantaClausIsComingToTown的影片跟你們分享
#小朋友們看的雙語注音卡拉影片也跟你們分享
Happy Christmas.
129004 【耶誕夜金鉤】 2020-12-30 11:00:18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287860
ZC886651,ZC287860,ZC1237329
8
0
總覽
0
43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創意文案「很、有、將」 大蒨小編 2020-12-29 20201229 【九階10梯 | 創作樂識】 第三階第3梯:創意文案「很、有、將」 【蕭博士希望臺灣孩子都是國際移動人才】 1、中文好 2、英文好 3、腦袋清楚 4、會小學(懂得灑掃、應對、進退,不驕傲)
20201229 【九階10梯 | 創作樂識】
第三階第3梯:創意文案「很、有、將」
整理 | 大蒨【蕭博士希望臺灣孩子都是國際移動人才】
1、中文好 2、英文好 3、腦袋清楚 4、會小學(懂得灑掃、應對、進退,不驕傲)
【中英作文的流程】
很有將是蕭博士送給臺灣,學作文的流程。 學任何東西,最重要的是信任流程 Trust the process. 感冒有流程、吃飯有流程、可是很多的臺灣家長,不相信學英文的流程。
很:抽象的結論 有:具象的條列 將:無常的變化
我的家庭「很」可愛,整潔美滿又安康。 (有)姐妹兄弟都可愛,父母都慈祥。 這首歌是典型世間人的寫作,不太會去寫「將」。【順序改變:有、很、將】
臺灣孩子通常講家庭,都是先寫「有」,因為習慣流水帳。於是作文的樣貌會是:先把證據講出來,才講自己的結論,無常還是擺最後。
例如老師的感冒: 1、我的感冒有xx症狀, 2、我的感冒很xx, 3、我的感冒將痊癒。
例如余光中談借錢: 1、天氣「很」好。 2、你有隻狗,養得很好。「有」杯茶很好喝。 3、那我走了喔,其實最近手頭緊,即「將」想跟你調頭寸。
例如川普炒魷魚: 1、很:You're fired. (你很爛所以被我炒魷魚了) 2、有:老闆如果不爽,連炒魷魚的理由都懶得講。 3、將:連「將來我不會再見到你」這句話都懶得講。
【順序改變:將、很、有】
先講「將」的人,只有兩種人。 1、騙子:江湖術士。 2、內行人:也就是修行人。 我們大家其實都是感冒的內行人,我們都知道,只要喝水,一定會好,因為我們對這件事很內行。所以我們會一開始就對老師說:您的感冒即將痊癒。
但是,有多少孩子寫「我的志向」的時候,第一句話就寫:「我的志向必將成功」?
在很有將的訓練過程中,我們其實一直在問孩子:你要「很」的生命? 還是要「有」的生命? 還是要「將」的生命?
【海報設計「很有將」】
蕭博士中英寫作課的最新海報,裡面都滿滿的「很有將」。 文案很有將: 「很」新的2021年; 「有」蕭博士; 「將」開中英作文課。 手繪文字很有將: 中文的「很、有、將」裡面鑲嵌著「一、二、三」 英文的 "is、has、will" 裡面也鑲嵌著 "I、II、III"【雙母語手機人】
設計師阿平的最新代表作。手機人沒有眼睛,手機人的眼睛就是手機的鏡頭,而且位置會一直變。這一個系列的插圖是在諷刺後現代的人類手機依賴症候群。
#第一張海報A 視覺第一個印象:很 很藍色 很漂亮 很講究(極簡風麻煩人、圍巾、圍巾上的布一定、西方吉祥物、東方書法) 第二個印象:有 有第一天,裡面有第一節、第二節... 第六節。 有第二天,裡面有第一節、第二節... 第六節。 有第三天,裡面有第一節、第二節... 第六節。 如果把海報A文案裡面的18件東西都條列出來,可能突然發現,之前的「很」不夠精準。於是回頭再修正,就是一個「很」跟「有」互動的過程。
#第二張海報B 海報A、和海報B,都各自有「很、有、將」。 但是當海報A和海報B並列的時候,A就是「很」,B就是「有」。 海報A,「很」吸引人。 海報B,「有」很多很棒的課程內容。 於是我們把兩張海報做成雙面海報:正面是「很」、背面是「有」。然後我們到學校外面廣發,就「將」招生額滿。 以上的「很有將」過程,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學作文。【學以致用】
臺灣現在的麻煩,是沒有「學以致用」。蕭博士剛剛明明在廣告上雙母語學殿的冬令營,卻也同時在給九階10梯的觀眾,作文的教學。 教學可以當廣告,廣告當然也可以當教學。 「不要輸在起跑點」「來到這裡,置身美國」...等 一眼就看得懂的英文課廣告,讓人想掏錢,想直接得到結果。這是很危險的,因為廣告裡面沒有過程,there is no process。 蕭博士的廣告,是光一眼看不懂的英文廣告,因為他在誠懇地告訴大家流程。而大家還沒真正「信任流程」。【營養和擺盤】
教育很重要,因為是放到孩子腦裡和心裡的東西。 可是我們對食物比較講究。我們在意有毒素的萊豬,但是不在意把毒素更多的英文課、作文課直接放進小孩的腦裡心裡。 坊間有作文課,直接教孩子作文的修辭。其實就是叫小孩吃餐廳上菜時,菜盤旁邊裝飾的花和葉子。 而蕭博士的「很有將」就是一碗一碗的營養飯菜。在「很有將」之後,蕭博士當然會教大家擺盤: 很:有:將 1:1:1 2:1:1 1:2:0.5 比例不同,文章就婀娜多姿,孩子就開始創作。 孩子開始創作,就是孩子開始作主他們的文字。 孩子能開始作主他們的文字,就能開始做主他們的人生。【讓孩子看到一群不油條的大人】
雙母語學殿的師資,是第一流的師資。因為他們會害怕。怕蕭光頭、怕對不起雙母語。因為害怕,所以會戰戰兢兢。 我們應該讓孩子看到一群不油條的大人。 在雙母語學殿的冬令營,真正會產生互動的,是孩子和蕭博士的法。冬令營的老師們,是這中間的重要媒介,透過雙母語的教材,讓孩子和蕭博士的法相遇。 蕭博士希望大家如果支持雙母語,也支持他,那就更應該多多支持雙母語師資。感受一下很年輕,剛剛開始推動雙母語的老師,是什麼樣子。那群有著20年前蕭博士樣子的年輕人,是臺灣教育的希望。 (筆記結束)
今天課程影片在這裡喔
128973 創意文案「很、有、將」 2020-12-29 16:05:54 113281 Irene MsgArticle ---
ZC287860
ZC886651,ZC287860,ZC1156979
9
1
總覽
0
66
Irene
0
0
/main/wdb2/images/1x1.gif
117 : 1 2 3 4 5 6 7 8 9 10 .. 13 :
#PageCtrl { font-family:sө; text-align:center; }
#PageCtrl a { color:#666666; }
#PageCtrl a:hover { color:#ff6622; }
#PageCtrl .PageBtn { margin-left:3px; margin-right:3px; }
#PageCtrl .OtherPage {}
#PageCtrl .ThisPage { color:#000000; font-weight:bold; }
#PageCtrl .RecCount { font-weight:bold; }
117 : 1 2 3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