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內心話】 你曾經看一篇文章後,有種被理解所以想哭的衝動嗎? 有人能把自己還釐不清的想法、做不到的理想, 透由文字,娓娓道來,絲絲扣入內心。 雖然未曾謀面,卻如同舊識。 翻譯之難,可能源自於對自己內心的聲音了解太少,也就不知該怎麼說出口。 翻譯之美,可能僅只是把想說的,用感動自己的頻率去感動別人。 對想被人了解的心扣上對錯,豈不是破壞了「翻易」? 而你內心的感動,又會怎麼翻譯? 【本文開始】 筆者:蕭文乾 本集就談翻譯(This, is translation month.) 翻譯就是番(外來的)譯; 也是翻(過來)的異; 更是翻易(改變的易;可不是簡單的易); 當然也能是上述的任一排列組合;我自己最鐘心的是「番」「易」-修片後的舶來品。 (運用之妙,存乎一心;效果高下,端於功底。) 第一次翻譯 (My first translation.) 筆者譯齡甚長,八歲即踏入中英語文轉換職場…… 因為我那年就被爸媽拎去美國德州奧斯丁唸小二;除了「害」怕的”hi”以外我可說隻字不識。但上學的第五天我就翻譯了《鏡花緣》給當時的德州圓圓的極胖和藹女老師聽。 我上課根本都聽不懂,所以寂寞又無聊,就帶了《鏡花緣》去學校看(是的,我小二就開始看天龍八部、六祖壇經跟鏡花緣這種超齡書);美國老師當然不會「抓」我看課外書,但也關心而好奇地問了句:”What are you reading, Wen?” 初生之犢不畏虎,何況我本來就屬虎-於是我跟1/2啞巴1/2智障一樣地用破到根本是碎片的英文加上笨拙又妄想能一人分飾兩角的肢體語言企圖解釋mirror給溫老師聽懂。 Of course she didn’t get it. 最後在我倆都乾枯疲憊,老的後悔提出小的懊惱回應那句該死的”What are you reading, Wen?”而用同病相憐的眼神達成難能可貴的唯一一次有效溝通,正想同時放棄時,我靈機一動,拉著老師去川堂看牆上的連身鏡。 裡頭映照出我興奮而自豪的食指,她不無感動的跨文化教學相長,更有我生平首次成功的… 歡譯。最近一次翻譯(my latest translation) 筆者正坐在北京出租車上,想去聽說了五年沒去過半次的使館區,找個跨文化的場所寫篇跨文化的專欄;司機操著濃到化不開更聽不太懂的口音,跟我說這整條路上都是大使館,哪棟是哪國他可不知道。 午後三點的陽光尾隨著車速懶散在一面面森嚴戒備的鮮豔國旗上;站哨的解放軍看起來都那麼瀕臨稚嫩地年輕;他們守護著的恐怕多半是從未聽聞的地球上某塊圍起來的土地吧…but who knows? 年「輕」,就值得「重」視。 雙母語翻譯<一>:When there’s wait, there’s weight. 雙母語翻譯<二>:Youth is worth. Because… They’ll learn much more, than I’ll ever know; 哎,what a wonderful world. 上一次翻譯(my last translation) 筆者正從任教的宜蘭縣蘇澳鎮岳明國小搭乘好聽又好搭的葛瑪蘭回台北,心繫著實似集的讀者,暗忖著下個月能透過哪首歌,讓你們感受到哪種悸動。 Almost immediately, my heart settled on one song.在豁然達觀語法精簡的the Glory of Love,寓意深遠語境夢幻的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之後,I think it’s time for a even simpler classic.(真想讓大家見識到甚麼是醇簡的經典). 於是我在羅東開駛時啟動電腦,台北終點站時譯畢關機。 獻給各位,What a Wonderful World. 歌曲釋名:What a Wonderful World(萬物美的好多) “What a wonderful world”的開始音是”ㄨ”的音;除非您想要自己的美語帶點南方口音,否則目前主流的發音方式不會是”ㄏ”的音。(另外why, where, when三字都是如此) 而此歌名的三個主要字:what, wonderful, world都是w開頭的字,也就是使用了alliteration押頭韻的修辭法。也因此聽起來特別朗朗上口。 我的譯法則讓這三個w(ㄨ)的聲音散落在「萬」「物」「多」裏頭;音節也同樣控制在六個。您哼哼唱唱就會體會到。 第一種翻譯(the first kind of translation):譯義。 I see trees of green 我看到綠色的樹 Red roses, too 還有紅色的玫瑰花 I see them bloom 我看到他們綻放 For me and you 為了你跟我 And I say to myself我就對自己說 What a wonderful world真是個美好的世界啊 以雙母語角度觀之,沒有一句錯,也沒句對。 譯義跟譯意畢竟不同;前者讓你看得懂,後者讓你看得下去。 第二種翻譯(the second kind):譯意。 I see trees of green我看到綠樹 Red roses, too還有紅色玫瑰 I see them bloom看到他們為了你我 For me and you綻放 And I say to myself 我就對自己說 What a wonderful world真是個美好世界 以雙母語角度觀之,概念是對了,焦點放錯了。 譯意跟譯詞畢竟不同;前者讓你看得下去,後者讓你唱得出來。 第三種翻譯(the third one) I see trees of green我看到綠樹 Red roses, too紅色玫瑰 I see them bloom他們綻放 For me and you為你跟我 And I say to myself 我就對自己說 What a wonderful world世界真是美好 這時候,中文的字數跟英文的音節數都一樣了,您也就可以試唱了(please really do give it a try.)。 以雙母語觀之,焦點放對了…一半。 譯詞畢竟跟填詞不一樣;前者讓你唱的出來,後者讓你唱的下去。 第四種翻譯(the fourth) I see trees of green眼裡枝有綠 Red roses, too花紅色住 I see them bloom先開再枯 For me and you為人舒服 And I say to myself我就對自己說 What a wonderful world萬物美的好多 以雙母語觀之,高度對焦了:意義不能胡亂加減;音節要控制在範圍內,多一點點少一點點還能隨歌者調整,太過則完全失去歌詞的本質;最重要的是韻腳,不押韻則不能唱,押中文韻則原味失。 所以筆者就用中文字押了美語韻。 讓MIT蛻變成DIT Made in Taiwan 曾經是劣質、盜版、濫造的代名詞;曾幾何時,現在又成為帶有品質、保證、價值的三個字;但we shouldn’t stop there. 當製作已經出頭,製作就已經不夠。 Made in Taiwan should become Designed in Taiwan. 設計與製作之別,筆者無意驟下定義;但願以本欄四種拙譯釋之:當使命感僅止於將基本意義譯出,則無異於製作翻譯(making translations);而每當自我要求深一層,自我期許高一點,就越注意到客戶的需求(也就是原文的需求),包括他們在原文語境中究竟是拿來讀還是拿來唱,語法是濃縮還是伸展,文筆是精鍊還是雜複,意境是樸實還是繁華…… 最終目標則是讓原文化的委託方都驚豔,懾於中文意合式的靈活性(就是不需要介詞這種東西就能合在一起,只要意義能合就好了。像「我」家就是「我的」家,不用像英文區別出”I “home跟”my” home的差別)、方塊字的形象性(「月」跟”moon”那個長得更像晚上掛天上那個東西是不會有疑義的)與單音節的純粹性(automobile這種四音節的字我們也就一個「車」就解決了)。 三者之合也就庶乎設計性了。(The three together spell DESIGN.) 讓translation蛻變成”chanselation” 翻譯可以是種改變(change),改變個人的語文觀(change the way we look at language),改變世代的人生觀(change the way we look at life),改變國家的世界觀(change our world view),改變人類的價值觀(change how we see ourselves)。 改變就是契機(chance),而契機永遠難得(chance are rare),永遠該把握(chances must be seized),永遠要感恩(chances ought to be thanked)。 因此我造了個字,跟大家分享:chance change translate==chanselate. 巴別高塔倒下來,倒下來,倒下來…… 《聖經》創世紀記載了語言起源的故事。 以前世上是單語的,也就是母語的;而閃族人因為高傲虛榮,想造個不矮的塔證明自己跟上帝一樣高;於是上帝用外語來懲罰他們,讓他們彼此不能有效溝通,也就蓋不成比台北101或紐約雙子星都高很多的巴別塔了。 我推廣雙母語的目的就在於希望透過這套共學系統,讓國人不但漸漸喜愛外語,漸漸讓外語母語化,更能在自得其樂的同時,跟他人相談甚歡,乃至於讓全世界都看到我們外語程度的進步與演化,進而也深入此共學系統。 屆時,世上將重現那種人人能溝通的多語但又都母語化的景象;而那時,人類將記取祖先閃族的教訓,更謙卑以對,讓高塔倒下來…… 而垂直向上的高塔一旦倒下,殘餘的石材就拿來造橋鋪路,平行四散地幫助彼此溝通…… Chanselate Taiwan; chanselate the world.(翻轉台灣,翻轉世界) 如果一段歌詞的翻譯能激發這麼多文字文體文化的創意與聯想與新奇,試想這種翻譯法推廣到各個角落後的無限可能! 為了堅守說到做到的原則,也因為雙母語翻譯真的很能自得其樂,我整首歌的譯詞如下: I see trees are green, red roses, too 眼裡枝有綠 花紅色住 I see them bloom for me and you 先開再枯 為人舒服 And I think to myself 我就對自己說 What a wonderful world 萬物美的好多 I see skies of blue and clouds of white 眼裡藍天幕 白雲朵白 The bright blessed day 先白天寶貴 The dark says good night 再神聖夜來 And I think to myself 我就對自己說 What a wonderful world 萬物美的好多 The colors of the rainbow 天空中那道瑞播 So pretty in the sky 她色彩齊展開 Are also on the faces of people going by 也向路過人飛射 平白都笑開懷 I see friends shaking hands 眼裡朋友搭肩 Saying “how do you do?” 一句近來何如? They’re really saying I love you 其實在叮嚀 笑別哭 I hear babies cry 我聽嬰兒”hine”(台語的吵鬧) I watch them grow 看他學走 They learn much more 越學越多 Than I’ll never know 我哪都懂 And I think to myself 我就對自己說 What a wonderful world 美的萬物好多 要唱才行 (sing, then “shing”.) What a Wonderful World 影音連結 Louis Armstrong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WzrABouyeE Israel “IZ”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0xoMhCT-7A&feature=channel Eva Cassidy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PAGH0AT-os Rod Stewart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BhnkJ6sVrM Marie & Frid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Vd4L2Vl1Vo Fretkillr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jpHRNQx61Q 問老師聯繫方式 line: @wenwenwen14
繼實似集4的中英翻譯之後,這篇要講的是臺語翻英語,蕭博士從中文的字音、字形、字義,運用不同的文字修詞技巧,翻出與原曲無違和感的英「語」(語,這個字的部首有言部,表示「張口伸舌講話的樣子」),在看文章的同時不妨開口唱,會明白的。
學習語文,從文化下手何嘗不是既高端又有效率?而文化的呈現方式,「文字」是具有個人色彩也最被大眾流傳及保留的方式。 如果你覺得莎士比亞十四行詩的英文古早味看不懂,坊間有不少人翻成大白話的情詩,雖然動人卻也少了自己的想像空間,這篇實似集裡,蕭博士用中國文學的優雅內斂與之呼應!是非常適合配一杯黑咖啡的情緒。
轉眼,實似(14)集已經第五期了;我選擇的素材是過去大家都聽說過或找得到的我們的流行歌曲,手法是現在大家都沒聽說過也找不到的我的原創翻譯,目的是未來大家都應該要聽說也應該要找得到的雙母語這個概念。
美語的“H”的吐氣聲音,被用來放在最原始發聲打招呼的話語;而“H”所相對應的國語發音是ㄏ,也被用來大量使用在跟發聲有關的字眼裡: 呼、喊、喚、(吆)喝、嗨、哼、吼。
學「外語」就是先在學習的心理基礎上,硬生生築起一道高牆:將欲學之「語」,隔在牆「外」,然後再近乎瘋狂地猜測、推理、甚或無中生有地發明許多打破高牆的方法。
本欄名為《實似集》:有著十四個小單元,方便閱讀、消化、分享;每個小單元都會秉持著「實似」的精神-或許糾正一些似是而非的語文學習迷思,或許分享一些似非實是的語文學習絕招。
營業時間: 星期一〜五09:00-18:00 100 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68號15樓之2
營業時間: 星期一三四五13:30〜20:30| 星期六日9:30〜18:00 106 臺北市大安區溫州街22巷1號